-
1 # 小榮影音
-
2 # 職場相對論2018
這個年齡,在職場已經混跡十二三年了,大部分人在專業方面已經走到“盡頭”,要麼成為“技術專家”,要麼成為“管理者”。
如果,這兩者你都沒有搞定,那麼肯定會覺得“尷尬”!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大家不要被所謂的常識性“共識”給忽悠了!
上邊的分析看似合理,但是落到每一個人身上,不一定都“對”,因為平均數反應不了個體的特殊情況。
行業不同、公司性質各異、部門管理方式眾多,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巨大,在這麼多變數面前,簡單拿“35歲”作為“紅線”顯然不準確!
只要你制訂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並能最大限度的和所在公司和部門找到“交集”,你的年齡就不是問題!
只要你沒有喪失“前進”的動力,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不要關注那條年齡“紅線”,關注自己“進步”就好!
(圖片源於網路)
-
3 # 普通市民某阿姨
現在普遍認為35歲會是職業壁壘,我們得到的資訊,還有用人單位給出的一些訊號,但我認為這是把職業年齡泛化的一種現象。與其焦慮被動,你不如主動去迎接挑戰,去找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優勢和行業的匹配性,在磨練中提高技能。祝你順利^-^
-
4 # 職場碎碎念
尷尬不以年齡分,這個年紀在職場是中流砥柱啊,財富也在慢慢累積的階段,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年紀的。
尷尬的是那些這個年紀還碌碌無為的人,35歲加的人大都數都成家立業了,如果一事無成,那才是尷尬的,因為按照正常發展軌跡,35加的人,不算職場新人,一半的人應該都能做到中層了,小部分已經是領導層了。可以說,35歲加是事業發展的分水嶺,前途可見一斑了,有沒有潛力也展現出來了。
混的好不尷尬,混的不好,連新人都不如這才尷尬,甚至怎麼努力都提高不了,那既尷尬又無奈。
尷尬沒有年齡之分,跟優秀的人比都尷尬的,可謂人生處處有尷尬,要想不尷尬,自己的實力很重要,心態也很重要,如果有怕尷尬這種危機意識,那就好好努力,別管尷尬不尷尬,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回覆列表
35歲的普通人感覺就是職場應聘的一道坎了,你去投個簡歷就如同石沉大海,打電話過去吧,人家問多大年齡了?你一說35或35+,人家委婉拒絕都是好聽的,有的會直接說“年齡太大了,我們只要二十多歲的”。一直覺得自己三十多歲正值風華的你會突然感覺到深深的危機感。真的感覺35歲發展不起來的人就沒啥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