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彈古觀今

    說到鐵飯碗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公務員,現如今,想要考公務員大約得花費16年的光陰來沉澱,小學到高中12年,大學4年。乍一看時間挺長的,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遠在一千多年的唐朝,想要進入官僚系統足足需要二十年半的時間。

    唐朝的科舉科目種類繁多,最開始主要以明經科為主,那時候的教材是唐太宗制定的《五經正義》和其他一些儒教經典。當時最好的學問叫做“通五經”。

    要參加科舉考試的文人先從《孝經》和《論語》學起,每本書各需學習一年,然後學習“小經”,“小經”包括《尚書》、《公羊傳》、《穀梁傳》、《易經》,其中前三本每本需要學習一年半,最後一本需要學習兩年。然後再學“中經”,包括《詩經》、《周禮》、《儀禮》,每本書各需學習兩年,最後再學“大經”,包括《禮記》和《左氏傳》,每本各學三年。等全部學完,青春也就過去了,共二十年半光陰。這時候就可以參加朝廷舉辦的科舉考試了,被錄取後就是“明經”出生,一般先待業一兩年,等哪裡有空缺了,再補上。

    可能會有人問,20多年太漫長了,想當官有沒有什麼簡單點的方法呢?你別說,還真有。畢竟每個人的天資不同,朝廷也照顧到了這部分人,就設立了一些等級比較低的考試,只需要通“兩經”或“三經”就可以了。當然了,前途肯定沒有通“五經”那麼好。

    你以為唐朝的科舉這就完了嗎?那你可能忽略了最常見的“進士科”,它的要求要比“明經科”低一大截,它只要考生會寫詩詞歌賦,或者寫文章回答政治問題,然後還有一個類似於現在語文中的“填空”內容。考生透過以後受到的待遇並不必“明經”低,因為皇帝發現這些人做事更幹練。後來因為透過考試的人太多,為提高人才質量,朝廷又加了一些二次考核,比如:博學鴻詞科。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個唐朝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當時的仕途之路可謂艱辛,進士科考了四次才考上,後來博學鴻詞科又考了三次,但是卻落榜了,這事可把韓愈給氣壞了。他批判朝廷制度的不足,開始謀求迴歸儒教,然後發起了“古文運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綠皮紅心的是哪些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