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挺好玩

    傳說周文王幫姜子牙抬轎走了803步,大神姜子牙甚為感動,於是說我會輔保大周803年。當然了,這是傳說。

    事實上,透過犬戎入侵,周王遷都這些事件,事實上週朝已經名存實亡,春秋時代還有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春秋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戰國時代誰還管你周王室啊。

    周朝是存在八百多年,可到了戰國後期,周王室甚至都被滅了。很大程度上,周朝的八百多年壽命是被湊數湊出來的。因為戰國七雄在戰國初年都體現了不俗的實力,都有吞併其他國家的能力,所以不可能單獨以那個國為朝代。所以,幾乎被人遺忘的周朝在公元前221年秦王掃六合之前成為了記載歷史的刻度表。

    如果非要總結,一來先是傳說的烘托,二來為了避免朝代更替的爭端,周王朝被拿來當成歷史的刻度表。

  • 2 # 勞爾

    中前期未禮崩樂壞,士族世世代代是士族,土地由大王分封,不能隨意兼併。底層農民也相對安分守己,階層明確,人也很難跨階層流動,各按天命。

    禮崩樂壞後,便沒有了規矩,土地可肆意兼併,底層農民生活困苦。還出現了農民起義推動歷史發展的先例,屌絲們欲逆襲,農民們欲翻身,落寞士族要重出江湖,封建王朝便很難突破300年。

  • 3 # 藍天概括

    當時的制度和環境不會有人找周王的事,當時還沒有任何一個勢力可以敢冒天下各路諸侯群攻的風險去打周王室領土的主意,西周還有實力,東周那點國土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也就是秦國後期可以一國敵六國才敢打王室主意。

  • 4 # 立體聲王

    因為周實行的分封制,在其周圍是姬姓諸侯國,嚴格來說就是一家人,拱衛王畿之地。

    且周是名義上的天子,大家都承認就行,至於各國內政不干涉。所以早期的諸侯對周王是非常擁戴的。

    而真正能威脅到周的,除了北戎,也就是荊楚。

    因為文化完全不同,楚的領土面積也相當大,且地形複雜,難以被征服。

    所以對周是完全不服的,問鼎中原的故事說的也是楚,歷代周王多次與諸侯聯合出兵討伐,其中周昭王還死在途中,齊桓公討伐楚時還特意提了這個事,即周王南巡未歸。

    但儘管出現了春秋五霸,周王室的威嚴仍在,晉文公不要封賞而想自己墓地按照王的標準建入口,襄王以不合禮即駁斥,晉文公竟不敢有絲毫不滿。

    可以說當時宗法和禮還是能約束各個諸侯的。

    而在秦之前,並沒有出現過大一統的專制政權過,所以大家並沒有時時想要推翻中央的動機。

  • 5 # 公孫雜談

    據傳,這是周文王請姜太公發生的一段故事。

    姜太公在渭水釣魚,周文王親自來請。姜太公看周文王這麼有誠意,就說:我老了,走不動了,只能坐車了,而且你看我出門都費勁,這樣,你揹著我吧!

    各位都知道姜太公當時83歲了,周文王歲數也不小了,好麼,小老頭背老老頭!

    但周文王這樣好,你怎麼說我怎麼做,二話不說,揹著姜太公就出門。常言說得好,年老體衰。周文王揹著姜太公走了好遠好遠,老頭子有些累了,就對姜太公說:不行了,背不動了,要不您下來走兩步?

    姜太公說:你再多走幾步吧!周文王又咬牙走了幾十步,最後實在走不動了,就站在那裡直喘粗氣!

    姜太公見狀就說:你揹我走了八百步,我保你周朝八百年。這是天意!

    當然,這是傳說,多半後人杜撰。但周興八百卻是事實,這要從周代殷商說起。

    武王伐紂,牧野之戰,代商興周。這段歷史,小說啊,電影,電視劇大家都看過,這裡不再贅述。

    周朝之所以能夠國祚八百年,是因為有一套合理的制度。想必有的人也知道——分封制。但這也只是其中之一。周朝興盛,是有許多進步的制度跟上,這是保證其長盛不衰的原因。

    先說行政區劃。代商興周後,周武王大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為五等:公、侯、伯、子、男。不及這五等者為附庸。這就是封建制度的由來。

    周朝是奴隸制鼎盛時期,也在這時孕育了封建制度的雛形,以後的封建制度都是這一雛形的推演。

    周天子對諸侯擁有很大的權威。比如得聽周天子的訓令,按時納貢,朝覲述職,出兵從徵等等。諸侯有什麼情況,隨時報告周天子,等待處理。周天子有時還派一些監國的要員,加強對諸侯的控制管理,這在當時來說,制度非常先進。

    這還不算,咱們知道王位是嫡長子繼承製,現在呢,朝中公卿和奉祿也世襲,即官職和工資可以由兒子繼承,這誰不高興啊!還有呢!

    接著還有宗法制度。這種制度確立於夏,發展於商,完備於周。直接影響後世的封建王朝。舉個例子來說,周天子是大宗,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依次類推到諸侯國內其他的的兒子卿大夫,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從卿大夫到士都是如此。

    大宗不僅有宗族成員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這多好啊,可以說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是親戚,以後的王朝都是照周王朝傳下來的。

    這還不算,民以食為天,還得有先進的土地制度——井田制。井田制上古就有,商有所發展,西周盛行。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這其實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到春秋時期名存實亡。

    當然,有了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還不夠,還要有一種禮樂加以維護。這種禮樂是按照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說白了,這種禮樂好像現在法律規定,而不是什麼禮節。

    在軍事上,華人發明了弩,它是一種先進了兵器。而且戰車、戈、戟類兵器都廣泛應用。姜子牙還編寫了一部兵書《司馬法》。

    而在制度上,周王朝實行宿衛宗周,稱“西六師”;在成周鎮懾東方諸侯的有八師,即“成周八師”。合計十四師,達三萬五千人。分封的諸侯國也有一定武裝力量。

    經濟上,出現了商業流通的貨幣,也就是說周王朝的時候,大家開始使用錢了。

    文化上,周王朝包容性很強,允許諸侯及士到百姓發表意見,按現在名詞講言論自由,到春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並且出現了儒、道、墨、法、兵、名、農、陰陽家、縱橫家等等。

    冶金技術,青銅器退出歷史舞臺,大量鐵器使用,標誌著生產力的提高,鐵器在農具、兵器和器皿的使用,徹底的改變了一個時代。

    兵役制度是徵兵制。而且有鮮明的等級色彩。如周天子和諸侯的親兵都是從“王族”或“公族”中徵集的。看到這,你可能想到了,當兵也不是隨便當的。百姓奴隸當兵的資格都沒有。

    從這些制度就可以看出來,周興八百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許多先進的制度配合統治的。這些制度為周王朝的穩定發展功不可沒,但也使得周王朝名存實亡。最後竟被自己所封的諸侯所滅(秦滅東西二週),這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又是對周王朝分封制的嘲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歷史換手衰減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