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來說你聽
-
2 # 普通好看仙居粉
我30歲,雖然沒有過過劇情裡面的生活,但是就是覺得這部劇很真實,貼近生活,演員們演技線上,完全可以把觀眾帶入戲裡去,比某些斥巨資拍的傻白甜的都市愛情劇和抗戰劇好看多了。唯一不喜歡的就是更新太慢,劇集太短了,23集很快就要大結局了,希望原班人馬拍第二部。
-
3 # 撫長劍一揚眉
我35歲,山區上學出來的,每天為金灘村操碎了心,通電了沒有,澆上地了沒有,得寶從新疆回來了沒有,尕娃咋樣了,蘑菇賣出去了沒有,合唱比賽咋樣了,得寶和麥苗咋樣了,唉,愁啊,我也在鄉鎮工作,真想去幫著得福幹工作,或者去幫白老師代課。
-
4 # KingsleyLi
我86年。小時候見過當地農民種蘋果從1塊2然後到了97年五分錢,那個時候農民還要交特產稅。蘋果已經成這樣了,還要特產稅。尤其是那個時候,學校老師也發不了工資。印象更加深刻。騎腳踏車黃土滿天飛的那個樣子特別真實。
-
5 # 倔犟的青椒
說喜歡《山海情》的都是50歲以上的人不準確。好的藝術作品可以突破年齡的跨度,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都會喜歡。《山海情》作為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劇非常成功,劇情突出了親情,愛情,家國情。本劇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以小見大,用貼近生活,甚至是詼諧幽默的方式凸顯了1991年以來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貧困地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當然最重要的是反映西海固人樂觀,堅毅,追求幸福生活的進取精神。這種精神對於今天年輕的觀眾同樣可以引起共鳴。我印象最深的是得寶和麥苗吃油餅,發小水旺和尕娃過了偷油餅被發現三個發小打鬧的情節。作為第一批吊莊移民,條件是很艱苦的,兄弟三人在縣城靠搬磚出苦力賺錢。可是他們並沒有因為生活的艱辛而自暴自棄,貧困的生活沒有壓倒他們反而是讓他們學會樂觀面對苦難,學會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待。
-
6 # 郵幣集藏
我34歲,也在追這部劇。近7--8年我只追過兩部劇,第一部《人民的名義》,第二部《山海情》,其他劇從來不看,更別說那些注水劇,抗日神劇,腦殘劇,看那些玩意,我覺得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有那時間,多賺點錢比啥都強。
-
7 # 海之平靜
有人說喜歡(山海情)的都是50歲以上的人,真是這樣嗎?
答:喜歡(山海情)的不光50歲以上的人;我已70歲了,也喜歡看,現在看重播,只看了10集了,越看越愛看。
(山海情)此劇彰顯了自1991年以來,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貧困地區老百姓生活顯著的提高。突出了年輕一代帶領大家一起脫貧的帶頭人~“馬德福”,不怕困難,迎難而上,騎著腳踏車來回穿梭在西海固,為搬遷過來的移民辦實事…;還有新來縣長,吃住在移民村,想方設法帶領大家致富…;還有開現場會的某市委書記,聽說村子裡的麥苗旱的要死,澆不上水,立馬拍板讓揚水站放水;劇情裡那純樸的地方話語深深的打動了我,這是一部不光年輕人愛看的電視劇,老年人也愛看,覺得此劇直接地氣,最得民心。
(山海情)即是苦情劇,又是2021年開年的年代劇,也是脫貧攻堅劇。
-
8 # 自在隨園
年齡30+,特別喜歡看山海情,裝臺,以及等這種老戲骨飆戲且充滿正能量的年代劇。老戲骨演出來的劇不會用力過猛,看著舒服。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老戲骨經歷了歲月沉澱,會吸收角色的悲或喜,然後“收”著演出來,不會讓你沉浸在角色的大喜或大悲中而無法自拔。與大開大合、過於真實的表演相比,老戲骨塑造的角色會讓為他的“喜”而真心欣慰仍意猶未盡,為他的“悲”感同身受並引發意味深長地思考。
所有文學、藝術類的工作都是相通的,我們熱愛自己用於表達情感的工具,並希望最終呈現的結果都包括類似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擁有豐富人生閱歷的老戲骨塑造的角色,細膩且深入人心,會讓你笑著笑著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
回覆列表
我們夫婦都是五十歲以上,這部電視劇裡有我們的曾經過往,喜怒哀樂,家國情懷!共情:給我們最真實的感受,一群最平凡的普通人,感動並激勵著更多平凡的普通人,建設改變著我們的家園,一點點一步步,悲憫眾生,心存良善,不因醜惡而改變,不因善小而不為,為著一個平和安樂的夢想,生生不息,世世向上,子孫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