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認為佛教是西漢末期傳入中國,這個是常識不會錯。
“佛”是不是“佛陀”的簡稱是有疑問的。早期的經典翻譯Buddha為“浮屠”或“佛”,而不是“佛陀”。因此,季羨林先生認為,“佛”並非是“佛陀”的簡稱,而是從西域土語翻譯過來的。寫成公式如下:
印度→大夏(大月支)→中國buddha→bodo,boddo,boudo→浮屠
印度→中亞彊小國→中國buddha→but→佛
佛陀對應的梵文是 Buddha。梵文是一種很特殊的語言,說它特殊,是因為梵文幾乎沒有閉音節(除了隨韻,止韻和句末),所有的子音要跟到後隨的母音上。
這一點和別的語言 差別很大。所以梵文的Buddha 是兩個音節,都是開的,bu 和 ddha。比較英文的Buddha,也是兩個音節,但是是bud(閉)和dha(開)。
在梵語中d是一個不送氣濁子音;dh是一個送氣濁子音,不是兩個子音。
這樣問題就來了。我們知道上古漢語可能(只是可能)有複子音,但是中古漢語一定是沒有的。而梵語的發音特殊性造就了無數的複子音開音節。在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就有了各種麻煩。
考慮“浮屠”的翻譯方法,就是兩個開音節。浮和圖都是平聲字,按王力先生擬音,浮[biu],圖[da],這樣的翻譯相當於把d和dh兩個相近的音合成一個子音,或者說忽略掉dh這個子音。
而“佛陀”的翻譯方法,則是把梵語的複子音拆開,給前面的音節湊了一個入聲尾。即佛擬音為[biət]。(佛經中還有第三種處理方法,就是在複子音中的每個子音後新增母音再翻譯。)
"古無清擦音"是筆誤了。錢大昕認為“古無輕唇音”。[3] 這個現在已經成為了不刊之論,清擦音還是有的。
在宋代三十六字母中,奉母就是一個輕唇音,通常是擬音成[v]或者[b̪] (齒化的[b])。而在《切韻》音系裡,只有三十字母,是沒有奉母的。所以在佛字被翻譯代表佛陀的時代並不是奉母字,但是擬音為[biət]應該沒問題。
玄奘所譯的經文中,並母和奉母區別的很清楚。所有的b和bh都用並母字翻譯,所有的v都用奉母字翻譯。只有“佛”和“梵”這兩個奉母字是唯二的例外,仍然用來翻譯梵文的b,應該是尊重故。
一般是認為佛教是西漢末期傳入中國,這個是常識不會錯。
“佛”是不是“佛陀”的簡稱是有疑問的。早期的經典翻譯Buddha為“浮屠”或“佛”,而不是“佛陀”。因此,季羨林先生認為,“佛”並非是“佛陀”的簡稱,而是從西域土語翻譯過來的。寫成公式如下:
印度→大夏(大月支)→中國buddha→bodo,boddo,boudo→浮屠
印度→中亞彊小國→中國buddha→but→佛
佛陀對應的梵文是 Buddha。梵文是一種很特殊的語言,說它特殊,是因為梵文幾乎沒有閉音節(除了隨韻,止韻和句末),所有的子音要跟到後隨的母音上。
這一點和別的語言 差別很大。所以梵文的Buddha 是兩個音節,都是開的,bu 和 ddha。比較英文的Buddha,也是兩個音節,但是是bud(閉)和dha(開)。
在梵語中d是一個不送氣濁子音;dh是一個送氣濁子音,不是兩個子音。
這樣問題就來了。我們知道上古漢語可能(只是可能)有複子音,但是中古漢語一定是沒有的。而梵語的發音特殊性造就了無數的複子音開音節。在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就有了各種麻煩。
考慮“浮屠”的翻譯方法,就是兩個開音節。浮和圖都是平聲字,按王力先生擬音,浮[biu],圖[da],這樣的翻譯相當於把d和dh兩個相近的音合成一個子音,或者說忽略掉dh這個子音。
而“佛陀”的翻譯方法,則是把梵語的複子音拆開,給前面的音節湊了一個入聲尾。即佛擬音為[biət]。(佛經中還有第三種處理方法,就是在複子音中的每個子音後新增母音再翻譯。)
"古無清擦音"是筆誤了。錢大昕認為“古無輕唇音”。[3] 這個現在已經成為了不刊之論,清擦音還是有的。
在宋代三十六字母中,奉母就是一個輕唇音,通常是擬音成[v]或者[b̪] (齒化的[b])。而在《切韻》音系裡,只有三十字母,是沒有奉母的。所以在佛字被翻譯代表佛陀的時代並不是奉母字,但是擬音為[biət]應該沒問題。
玄奘所譯的經文中,並母和奉母區別的很清楚。所有的b和bh都用並母字翻譯,所有的v都用奉母字翻譯。只有“佛”和“梵”這兩個奉母字是唯二的例外,仍然用來翻譯梵文的b,應該是尊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