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朋友問到,在啞鼓墊上練習都練什麼內容呢?我打的是架子鼓,在啞鼓上只有一個鼓墊怎麼來練習呢?其實革特認為,時間久了大家就會把啞鼓墊當成是一個熱手的過程或者是練習本功的工具來看待。其實啞鼓墊上練習的必要的。
其實這是一個練習思路的問題,真正的學習套鼓,首先取決的並不是在哪裡練習,而是思路是否正確。只有思路清晰,知道真正該練習什麼內容對自己進步最快,才是開始提高的時候。思路問題,革特打擊樂跟大家分享一下練習心得。
架子鼓最重要的就是在擊打過程當中的擊打運動,擊打的運動是否能夠平均代表的也是擊打的時值是否準確。試想一下,假如你在擊打的過程當中,運動都不能做到平均的話,時值是不可能準確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朋友說一直跟著節拍器來練習,時值還不準的原因。能否擊打的時值準確,又取決於抬手腕和擊打下去的這一次運動是否能過做到完全平均。當然這是一個練習過程,由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熟練掌握是需要時間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是幾分音符或者是几几拍都是沒有關係,重點練習的就是這個運動的平均性,這一點很重要。運動的平均意味著時值的準確,假如連時值都保證不了,那麼無論多麼有難度的技巧都只能是空談了。
在平均運動的基礎之上,展開一些四肢肢體的協調關係變化,透過四肢的協調關係組合,演變成例如重音移位等一些譜子或者是音符的聲音,是這樣的一個練習順序,而不是一上來就先入為主的從音符或者譜子的角度去進行死磕練習。當然我們最後的擊打會在回到譜子當中反應出來,但是需要經歷一個練習過程和標準建立的過程。 這也是為什麼在啞鼓墊上練習的主要原因,在鼓墊上,沒有其他音色的干擾,只需要集中精力練習好擊打的運動協調關係就可以了。
一直強調我們所練習的是架子鼓,而不是軍鼓,所以在練習的過程當中,當然是要涉及到腳了,它可以沒有踏板,沒有踩鑔,在地上就可以展開。就像是前邊說的平均運動,腳也只需要首先像手一樣把這個運動做到平均,然後和手之間做到同時抬和落,它也不是在打拍子也不是任何音符,只是練習這個運動,同時也為以後的四肢協調運動打下一個基礎。
那麼四肢的協調運動究竟是什麼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是你的手打下去的同時,腳抬起來(強調同時的原因就是剛剛說的運動一定要平均),我們可以假設把這個運動放在你的右手和左腳上來完成,而你的左手和右腳還可以做出一些其他的運動來,而這些運動的組合就是協調關係的一些初級使用。
經常會有朋友問到,在啞鼓墊上練習都練什麼內容呢?我打的是架子鼓,在啞鼓上只有一個鼓墊怎麼來練習呢?其實革特認為,時間久了大家就會把啞鼓墊當成是一個熱手的過程或者是練習本功的工具來看待。其實啞鼓墊上練習的必要的。
其實這是一個練習思路的問題,真正的學習套鼓,首先取決的並不是在哪裡練習,而是思路是否正確。只有思路清晰,知道真正該練習什麼內容對自己進步最快,才是開始提高的時候。思路問題,革特打擊樂跟大家分享一下練習心得。
架子鼓最重要的就是在擊打過程當中的擊打運動,擊打的運動是否能夠平均代表的也是擊打的時值是否準確。試想一下,假如你在擊打的過程當中,運動都不能做到平均的話,時值是不可能準確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朋友說一直跟著節拍器來練習,時值還不準的原因。能否擊打的時值準確,又取決於抬手腕和擊打下去的這一次運動是否能過做到完全平均。當然這是一個練習過程,由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熟練掌握是需要時間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是幾分音符或者是几几拍都是沒有關係,重點練習的就是這個運動的平均性,這一點很重要。運動的平均意味著時值的準確,假如連時值都保證不了,那麼無論多麼有難度的技巧都只能是空談了。
在平均運動的基礎之上,展開一些四肢肢體的協調關係變化,透過四肢的協調關係組合,演變成例如重音移位等一些譜子或者是音符的聲音,是這樣的一個練習順序,而不是一上來就先入為主的從音符或者譜子的角度去進行死磕練習。當然我們最後的擊打會在回到譜子當中反應出來,但是需要經歷一個練習過程和標準建立的過程。 這也是為什麼在啞鼓墊上練習的主要原因,在鼓墊上,沒有其他音色的干擾,只需要集中精力練習好擊打的運動協調關係就可以了。
一直強調我們所練習的是架子鼓,而不是軍鼓,所以在練習的過程當中,當然是要涉及到腳了,它可以沒有踏板,沒有踩鑔,在地上就可以展開。就像是前邊說的平均運動,腳也只需要首先像手一樣把這個運動做到平均,然後和手之間做到同時抬和落,它也不是在打拍子也不是任何音符,只是練習這個運動,同時也為以後的四肢協調運動打下一個基礎。
那麼四肢的協調運動究竟是什麼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是你的手打下去的同時,腳抬起來(強調同時的原因就是剛剛說的運動一定要平均),我們可以假設把這個運動放在你的右手和左腳上來完成,而你的左手和右腳還可以做出一些其他的運動來,而這些運動的組合就是協調關係的一些初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