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泰尼克

    1,關於中超球隊不用贊助商的名字,我個人感覺是足協領導從“工資帽”到頂薪限制,再到球隊用中性名字等等一系列的去“金元足球”的舉措!是一種改革!

    2,中國足球需要改革,而且需要與國際接軌式的改革!這樣可以把足球發展當中影響正常發展的一些東西剔除,讓職業足球向真正的職業化方向邁進!

    3,做為改名稱問題,國際上歐洲五大聯賽球隊都是中性名稱,比如巴塞羅那拜仁慕尼黑,曼聯,大巴黎,AC米蘭等等,他們也有贊助商,但大多印在球衣上!而非體現在球隊名稱裡!

    4,足球職業化與商業化是如影隨形的孿生兄弟,足球發展離不開商業贊助商和球迷!但把贊助商名字用在球隊名稱裡的應該是亞洲俱樂部比較多!比如說中超俱樂部球隊,J聯賽,K聯賽等等!

    5,日韓球隊用的還比較早,如k聯賽的全北現代,水源三星,J聯賽的浦和紅寶石,川崎前鋒隊等等。問題的關鍵來了:日韓俱樂部沒有因為贊助商影響了兩國球隊的發展和水平啊!

    6,如果僅僅是因為贊助商在俱樂部球隊名稱裡,就給戴上“金元足球”的帽子,有待商榷!況且中超聯賽各俱樂部可都是贊助商兜底式的投資人啊!

    7,這樣的“改革”給我的感覺,並沒抓住中國職業足球幾十年來越來越大的“足球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沒有找到中國足球倒退的主要根源!

    8,改了名稱又怎麼樣?中超聯賽的俱樂部能離得開投資人嗎?中超聯賽需要投資人的時候,人家多少個億投入進去了,掛了個名理所應當!這會兒又要去商業名稱,感覺有點“卸磨那啥”!

    9,中國職業足球發展到今天,沒有因為大手筆的投入而帶來中國足球的長足進步,而呈現出來的是反比例現象:投入越高水平下滑越嚴重!這是關鍵所在!

    10,絕大多數的投入都花在了一線隊伍的建設上,花大價錢引進國際球星,花大代價請世界級教練,花大價錢對中超聯賽進行包裝和炒作……

    11,沒有花大價錢下大功夫把青訓及梯隊建設好,這才是核心問題所在!不是用了恆大,上港,魯能,蘇寧,申花等等名稱的問題!

    12,反倒是足球學校的過度“商業化”,讓不少有足球夢想的少年望而卻步,這是應該反思的問題!而職業足球在過度商業化之的去商業化也不應該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

  • 2 # 品球童趣

    背離中華文明五千年文化的中國足球俱樂部命名後裰fc是一種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背叛,不會受到全中國廣大足球愛好者擁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械鍵盤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