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牙牙語絲

    妊娠期比較容易出現口腔衛生問題。

    這是因為:①妊娠期間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內分泌發生改變,會使牙齦的易感性增強;②妊娠性嘔吐,使唾液pH值稍有下降;③妊娠期飲食攝取次數和數量均有增加,以及偏食現象;食物中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若不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很容易導致菌斑的堆積,引發口腔疾病 ④體力下降,身體活動減少,日常生活不規則;⑤因為當心流產的危險,而未能及時進行治療,使口腔疾病加重。

    妊娠期常見的口腔問題有:齲齒、阻生牙冠周炎、牙周及根尖腫痛、妊娠性牙齦炎。

    為了儘量減少這些口腔問題的侵擾,下面是一些可能用得上的建議:

    1:準媽媽們在計劃懷孕時就應主動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口腔內的疾病或隱患,避免在懷孕期間可能因為發生口腔急症,而帶來的治療不便和風險。

    2:不管是孕期還是在產後都要注意提高口腔衛生護理意識,掌握正確的口腔護理方法,有效刷牙,徹底清除菌斑及食物殘渣,特別應加強餐後衛生清潔。

    3:若有齲齒可填補,可以停止病變發展;若有阻生牙需儘早拔除;若有牙周疾病可及時去除牙石,多吃有維生素的食物,並可服用維生素C、B、A、D;同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防範於未然。

    4:不管是在懷孕後,還是在產後都應堅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膳食要均衡,注意營養攝入,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D與鈣質。

    5:若發生妊娠性牙齦炎,甚至發生妊娠性牙齦瘤,也不必驚慌,除了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外,可用清潔的手指放在牙齦上作按摩,促進牙齦血液迴圈,還需注意營養全面,多吃水果,適當補充鈣片;必要時到醫院作牙齦瘤切除術。

    妊娠期,若有未處理的牙病,可酌情在妊娠中期(4-6月)進行治療。因為懷孕早期和晚期接受複雜口腔治療,會因為緊張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懷孕1~3個月,口腔治療一般僅限於處理急症,要避免X線照射。懷孕4~6個月是孕期治療口腔疾病的最佳時期,口腔治療最好在此階段完成,但也應注意在保護措施下使用X線。懷孕7~9個月儘可能避免口腔治療,急症需治療時,選擇不含腎上腺素等收縮血管的藥物進行區域性麻醉。

    總之:我們需要做好日常的口腔健康維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恢復咀嚼功能,享受美好的食物,另外一方面可以及時避免帶來更多的不適,引起其他的口腔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貸有逾期還能再申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