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12322237461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題之一,自古以來,無數騷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鬱積著濃濃的悲秋情結。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荒涼而充滿寒意的圖景。宋玉在《九辯》中流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慨,可以說開啟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後,這種悲秋情結便層出不窮。曹丕在《燕歌行》裡詠道:“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雁辭歸雁南翔”直追宋玉。杜甫在《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抒發了詩人傷時憂國、老病孤獨、壯志難酬的複雜感情。柳永在“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涼意中,同樣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令人傷心的慘淡秋景,抒發了悲秋之嘆。被譽為“秋思之祖”的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極凝鍊地勾勒出一個天涯遊子在秋日黃昏中茫然、孤獨、疲憊、感傷、無奈的情態。為什麼“秋”偏偏與“悲情”相關聯,說法不一。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篇》中列舉了許多賦秋的例子,解釋古人逢秋言悲的道理。認為“節物本‘好’而人自‘惆悵’,風景因心境而改觀耳。”又說“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腸無悶,高秋爽氣遽敗興喪氣哉?”並進而言之“以人當秋,則感其事更深,亦人當其事而悲秋逾甚。”錢先生主要是從主觀意識方面闡釋的。趙敏俐的《秋與中國文學的相思懷歸母題》一文則表現出另一種觀念,趙敏俐認為“中國文學的悲秋作品,並不僅僅是一種生命意識的自然感應,而始終比較明顯地和相思與懷歸的母題有著不解之緣。悲秋是源於相思懷歸這一母題的。而相思懷歸之情愫又是源於早期農業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秋景秋事秋情,都為一“氣”所化,故宋玉曰:“悲哉,秋之為氣也。”秋氣乃陰盛衰殺之氣。人感秋氣而衰,原是自然之理。自然意義上的天人感應,主要是透過物質性的“氣”的作用來達到的。正如《呂氏春秋》所云:“類固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鼓宮則宮動,鼓角則角動。平地注水,水流溼,均薪施火,火就燥。”客觀自然之秋與主觀人心之悲,其實也是一種“類固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的關係。從歷史的角度看,悲秋情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的時代與個人經歷的統一,但它根本上還是人的自然性與物件世界的自然性相互作用的結果。具體說,往往就是一個處於秋季的獨特主體與處於秋季的諸多自然存在之間的感應,是天人合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左右偏旁上下結構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