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瘦了流年

    天體演變是很難觀察的,關鍵一點就是時間跨度太長。目前人類以經觀察到超新星爆發(恆星的演化結果之一),而且根據目前理論,黑洞是大質量恆星的演化結果,大質量天體在宇宙中本來就不多,所以很難觀察。另外人類以經探察到了中子星合併,只要給人類以時間,我相信會觀察到的

  • 2 # 科普大世界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葩的天體之一,其引力之強密度之大讓人歎為觀止,它的形成至少有四種方式,恆星爆炸死亡產生的黑洞只是其中的一種,下面將黑洞的幾種形成方式分別敘述一下。

    1.原生黑洞

    有一種學說認為宇宙中有很多黑洞的形成時間幾乎和宇宙相等,它們在宇宙大爆炸十秒鐘之內誕生,這是由於宇宙大爆炸之後由於物質和能量的分佈極不均勻,所以在某些物質和能量密度極高的地方直接就形成了黑洞,這樣的黑洞被叫做原生黑洞,其質量有大有小,比如很多星系級黑洞以及一些類星體的中心基本都是這類黑洞。

    2.中子星吸積物質形成黑洞

    有一種黑洞是由中子星吸積物質形成的,比如當中子星不斷的吸收伴星上的物質,當質量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從內部發生坍縮而形成黑洞,這個過程也會伴隨一次超新星爆發,不過爆發之後產生的物質和能量基本都會被黑洞所吞噬。

    3.中子星相撞形成黑洞

    另外一種中子星形成黑洞的情況就是中子星相撞了。比如去年8月天文學家們發現的中子星合併產生引力波的事件,三個引力波天文臺的研究人員都發現了兩顆中子星的碰撞,該事件被稱為GW170817,之後的幾個月對碰撞中心區域的觀察卻沒有發現什麼天體,後來根據對該區域的x射線觀察,發現其最終產物是一個質量約為太陽質量2.7倍的黑洞,這應該是人類觀測到的最直觀的黑洞形成過程了吧。

    4.超新星爆發形成黑洞

    超新星爆發形成黑洞是宇宙中最常見的黑洞形成模式,其過程大致是原始質量大於30倍太陽的天體在內部核聚變進行的鐵元素的時候發生超新星爆發,內部在高溫高壓作用下會直接生成黑洞。不過超新星爆發產生黑洞的形成過程還沒有被捕捉到,這主要是由於形成黑洞的超新星爆發不容易遇到,比如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恆星,但是100年中的超新星爆發不過只有兩三次,容易被觀察到的平均一次都不到,並且也不是所有的超新星爆發都會形成黑洞,有很多有很多都是形成中子星的,通常只有原始質量超過太陽30倍的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才會成為黑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的炒股群都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