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小明心理團隊
-
2 # 劉金子
在每一處角落,在家裡,在單位,在街上,在公交車上,在火車上,在候車廳,在商場……稍有不如意,稍有一點侵犯Ta的利益。有的人開口就皮包火氣,氣勢洶洶,惡語相向,其原因是:
一,工作壓力大,激烈的競爭環節境,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也不敢開腔,一直處在惶恐和壓抑之下,使人不安的情緒得不到發洩,在有關有利益的人面前不敢發作,只有在陌生的人和家人面前發洩。說到底就是在勢利面前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二,修養差,沒有涵養。這種愛發火的人都是修養很差的。都是沒有思考,憑自己的嘴亂說。憑自己的興趣隨意開口傷人。這些人都是無知造成的。
三,自私。這些人自以為是,負能力強,認為天下老子第一,認為誰都不敢欺負自己,只要稍微得罪自己就暴跳如雷。
四,沒有家教,沒有信仰。這些人眼裡只有自己,只為自己活著。這些人公眾意識差,缺乏公眾心理。
五,對這種人不能沒有底線。對他們要嚴加教育,以牙還牙,不能遷就忍讓。
網際網路時代的人,我們姑且稱之為“網民”。
網民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具有多重身份和隱匿性。
網際網路時代,每個網民都擁有一個網路身份,而網路身份具有隱匿性,這就會導致網民的某種責任感缺失。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人的身份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每個網民都是一個社會人,即擁有社會身份的社會人。
第二層,每個網民都擁有一個網路虛擬身份,具有兩重性。任何網民都擁有雙重身份。
第三層,除了社會身份、網路身份,還有一個身份是個人身份。個人身份和社會身份不一樣。這就使得網民在網路上有一個人格面具。人格面具表現就是,他可以今天是“噴子”,明天是“正人君子”,這就讓網民展現出多維的人格特質。
一個人的個體身份,有兩種比較常見的性格表現,一種是外顯的,能夠看到的。另外一種是隱匿的,是藏起來的“我”。那個藏起來的“我”往往與潛意識裡的“我”是有一定關係的,是一個個體身份的“我”。
法不責眾,這句成語就是一種典型群體思維。這也是為什麼網民可以在網路上開罵,因為不用負責。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面對面與人隨便開罵、隨意指責,甚至攻擊、傳播謠言等。所以,在網路上,群體會失去責任感。比如,因網路謠言致自殺慘劇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