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RZERO530

    首先,哭窮這個事我並不理解,我覺得我要是沒有錢也沒必要說出來,因為沒有人會因為你窮而同情你,相反的你天天哭窮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其次,既然都每天哭窮了,怎麼還能關注奢侈品呢?那到底是不是真的窮?會讓別人覺得要麼就是裝假哭窮,要麼就是好高騖遠,明明沒有錢關注的確實自己生活不沾邊的事。讓人感覺不踏實,這樣的話反而讓別人覺得自己不踏實。

  • 2 # 半指流沙

    手頭不寬裕可以理解,關注奢侈品也可以理解為對生活有追求,有品位,但是有些人在朋友面前哭窮比誰都厲害,但是有人談到奢侈品,她就開始大談特談,迫不及待的展示她自認為的專業見解,若是某個朋友送她一件小禮品,就趕緊到處炫耀,生怕別人不知道,對這種人,我會很反感,因為他們的行為已經和那些拜金女掛鉤了。

  • 3 # Shelly觀潮

    真正的“窮”不是哭窮,是真貧困。世界銀行對”貧困“給出的描述性解釋是:貧困是這樣一種人們想逃避的生存狀態,飢餓,沒有棲身之地,缺醫少藥,沒有機會上學也不知道怎樣獲取知識,意味著權利和自由的喪失等等。

    所以我們今天講的”哭窮“的女生,顯然不是真正屬於貧困的女生,而是更符合所謂“隱形貧困人口”的特徵:不是真的貧困,只是花得多而已。她們可能收入較低,但更是非理性消費,生活成本較高,同時也缺乏理財意識。打個簡單的比喻,穿衣搭配要講品牌,動輒價值上千的彩妝,包包才看得上。吃飯要約Brunch,餐廳要有逼格,還非得所謂牛油果,鷹嘴豆等輕食類。動不動朋友圈裡曬個健身,還是私教那種(當然真實狀況可能又是另外一種情況)。所以天天哭窮的女生關注奢侈品,這種狀況不少見,甚至成為上面所說“隱形貧困人口”的畫像。“哭窮”並非真的窮困,更是在慾望和消費不平衡之間的一種“矯情”式表達。

    這種心態的背後是對消費文化的爆發性發展和貧富懸殊之間的心理失衡,和整個社會發展也有莫大關係。層出不窮的產品,體驗,社交網路,網紅買手等;各種金融創新,從信用卡,白條到消費貸都在推波助瀾。在這種背景下,女生關注奢侈品,或者超出自己消費能力的生活方式,也很正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誰不向往更美好的物質生活呢?誰又不希望追逐更有品質的生活呢?

    一方面是物質社會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是太多消費能力的侷限,這其中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態以及收入和消費的平衡,是今天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春節後國產油豆價格的表現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