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曾把阿拉伯王子和小學教師送上太空,美國的太空梭仍然擺脫不了秘密軍事任務的影子。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空軍承諾幫助NASA遊說國會透過太空梭的預算,作為交換,太空梭藍圖將按照美國空軍的特定要求設計,空軍擁有兩架太空梭的使用權。太空梭的設計運載能力也從11噸提升至中央情報局期望的29噸,這樣就可以滿足發射下一代偵察衛星的需要。“挑戰者”號太空梭凌空爆炸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因為一個密封圈失效而凌空爆炸後,美國空軍拋棄了幻想,轉而投資於一次性運載火箭——它的可靠性更高,價格更便宜,萬一發射失敗也不會有那麼大的負面政治影響。 從此,大而全的太空梭幾乎成了NASA的一塊心病,雖然曾表演過兩次維修“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出色太空秀,但高昂的發射費用與複雜的技術大大降低了太空梭的使用率。 太空梭的優勢在於可以部分重複使用,但它與載人飛船的區別可不像充電電池與一次性電池那麼明顯。太空梭系統僅有飛機狀的軌道器和固體助推火箭可以重複使用,設計壽命分別為100多次和20次,而固體助推火箭還要從大西洋上打撈,體積最大的外燃料艙則是用了就扔的。載人飛船及其運載火箭雖然不能重複使用,但結構簡單可靠,重量較小,發射費用低也是其優勢所在。 太空梭的優勢還在於發射和降落時衝擊較小,普通人經過訓練也可乘坐。那美國為何不搞富人“太空遊”呢?很簡單,花2000萬美元把普通人用太空梭送上太空是不划算的,而俄羅斯用載人飛船則可盈利。1972年,NASA計劃太空梭每次飛行成本為1040萬美元。 後來由於太空梭不是像原來預想的一樣頻繁飛行,再加上鉅額的輔助設施的費用,NASA給每次太空梭飛行商業發射標價為1.55億美元。要發射一顆中型商業衛星,用中國的運載火箭只需1500萬美元,而用美國太空梭則要花費8000萬美元——它可是帶著技師跟衛星上去的,儘管這通常並不必要。 如果把天地往返系統比作公路運輸,那麼太空梭就像是一輛載重卡車,連司機帶搭便車的7個人擠在駕駛室中,貨艙裡卻經常空空如也——美國自己的商業衛星就交給更便宜的一次性運載火箭發射了。其他國家的貨運卡車都使用簡單的柴油發動機,這臺卡車卻採用固體燃料加液氫能發動機,技術不切實際地複雜,也異乎尋常地昂貴,以至於在運輸衛星和人員方面沒有任何競爭力。而載人飛船則像迷你轎車,連行李箱都做得很小,省油而且便宜,在可靠的公路上開著也很安全。經過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綜合考量,美國轉而發展載人飛船也就順理成章了。
雖然曾把阿拉伯王子和小學教師送上太空,美國的太空梭仍然擺脫不了秘密軍事任務的影子。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空軍承諾幫助NASA遊說國會透過太空梭的預算,作為交換,太空梭藍圖將按照美國空軍的特定要求設計,空軍擁有兩架太空梭的使用權。太空梭的設計運載能力也從11噸提升至中央情報局期望的29噸,這樣就可以滿足發射下一代偵察衛星的需要。“挑戰者”號太空梭凌空爆炸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因為一個密封圈失效而凌空爆炸後,美國空軍拋棄了幻想,轉而投資於一次性運載火箭——它的可靠性更高,價格更便宜,萬一發射失敗也不會有那麼大的負面政治影響。 從此,大而全的太空梭幾乎成了NASA的一塊心病,雖然曾表演過兩次維修“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出色太空秀,但高昂的發射費用與複雜的技術大大降低了太空梭的使用率。 太空梭的優勢在於可以部分重複使用,但它與載人飛船的區別可不像充電電池與一次性電池那麼明顯。太空梭系統僅有飛機狀的軌道器和固體助推火箭可以重複使用,設計壽命分別為100多次和20次,而固體助推火箭還要從大西洋上打撈,體積最大的外燃料艙則是用了就扔的。載人飛船及其運載火箭雖然不能重複使用,但結構簡單可靠,重量較小,發射費用低也是其優勢所在。 太空梭的優勢還在於發射和降落時衝擊較小,普通人經過訓練也可乘坐。那美國為何不搞富人“太空遊”呢?很簡單,花2000萬美元把普通人用太空梭送上太空是不划算的,而俄羅斯用載人飛船則可盈利。1972年,NASA計劃太空梭每次飛行成本為1040萬美元。 後來由於太空梭不是像原來預想的一樣頻繁飛行,再加上鉅額的輔助設施的費用,NASA給每次太空梭飛行商業發射標價為1.55億美元。要發射一顆中型商業衛星,用中國的運載火箭只需1500萬美元,而用美國太空梭則要花費8000萬美元——它可是帶著技師跟衛星上去的,儘管這通常並不必要。 如果把天地往返系統比作公路運輸,那麼太空梭就像是一輛載重卡車,連司機帶搭便車的7個人擠在駕駛室中,貨艙裡卻經常空空如也——美國自己的商業衛星就交給更便宜的一次性運載火箭發射了。其他國家的貨運卡車都使用簡單的柴油發動機,這臺卡車卻採用固體燃料加液氫能發動機,技術不切實際地複雜,也異乎尋常地昂貴,以至於在運輸衛星和人員方面沒有任何競爭力。而載人飛船則像迷你轎車,連行李箱都做得很小,省油而且便宜,在可靠的公路上開著也很安全。經過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綜合考量,美國轉而發展載人飛船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