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詩說春秋

    春節是中國和亞洲數個國家的傳統節日,過春節要貼對聯,放鞭炮,守歲,吃餃子,相互拜年,小輩給長輩磕頭,長輩給晚輩發紅包,相互串門走親戚,吃大餐,彪酒,新增看春節聯歡晚會

  • 2 # 中星1973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在北方,春節有必不可少的廟會,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展開,各地又有多種獨特的習俗——備年貨、貼春聯、剪窗花、掛年畫、年夜飯、壓歲錢、看春晚、放鞭炮等,特別是貼對聯,源於宋代,一來不失其意,二來表達美好願望,三來裝飾美觀;還有貼門神,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可以驅散妖魔鬼怪。怒目圓睜、武器高大、成對,這就是門神的樣子。唐朝以後,秦叔寶和尉遲恭因保衛唐太宗安然入睡,也成了門神。現在一般都是這兩人,神荼鬱壘倒是極為少見了。

     

  • 3 # 領先者MIDOU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所有活動都是以團圓、祭祖、拜神、祈福的形式展開。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年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南方地區有二十四是小年)開始,然後就是備年貨啦:北方蒸花饃,南方做餈粑、年糕,磨豆腐,做各種肉類,打掃房子,臨近除夕開始貼春聯、貼門神、窗花、掛年畫,三十: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飯,看春晚,守歲;初一:接神,長輩發壓歲錢、圍著旺火放鞭炮(現在很多城市都禁放鞭炮點旺火了)節日氣氛大打折扣。吃餃子,初一的餃子長輩會包幾個硬幣在裡面,吃到的預示一年好運氣;初二:出嫁的女兒帶著夫婿孩子回孃家;初三:上墳祭祖(這個風俗具體哪天各地有差異)但是都會有;初四開的走親戚拜年;初五:接財神,初五也稱破五,春節期間家裡是不倒垃圾的,初五可以把春節期間的垃圾汙穢全部送走,也稱送窮,過了初五也就預示著春節可以回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狀態了,但並不是過完;初六店鋪買賣都開張營業;初十:添倉節俗稱小添倉,正月二十五是老添倉,期盼一年五穀豐登,初十還是老鼠嫁女的日子,把老鼠嫁出去也是寓意祈盼豐收,記得小時候奶奶要在碾盤或者石磨眼裡焚香點燈擺設貢品,舉行老鼠嫁女的儀式,一舉兩得,在農耕時代人民對天地甚至對勞動工具都知道感恩和敬畏。接下來就是正月十五鬧花燈了,最少三天十四、十五、十六,正月十五大家太熟悉了就不在這裡描述了。過了十五年才基本上算過完。春節期間很多地方還會有廟會燈會社火等,總之都是非常熱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人家裡窮,所以很早就輟學,在這個發達的國家他們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