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比草莓還甜

    《大秦帝國》中的田常?這個人是有的,但名氣不大,比起田氏代齊的那個田常,有天壤之別。他早年授業於齊國稷下學館,只會空談大道,相傳是孔子之孫孔��(子思子)的再傳弟子的徒孫。為人遊手好閒,好結交飛鷹獵狗之輩。但學問還是有的,據說他曾與孟軻徹夜長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反駁孟軻的“春秋無義戰”“以仁治國”的儒家宗旨主張。提倡以“殺戮”"生民遺一"“惡道"“暴法”壓迫平民百姓,荼毒蒼生以達安定剽悍民風之目的。孟軻竭力否定,田常爭得面紅耳赤,險些拿起筆刀和硯臺欲殺孟軻,被書僕阻止。事後孟軻評價他曰:“泱泱之語,盡載其舌;浩浩慧智,皆攬冠中。然則以暴制恆國民之法,易迫民反,難安民心,實不可行。又則有才,但假才、次才、虛才、小才而矣,不配為儒,此人掌權,必擾民生,三年之內,不安動盪。"事後,田常命手下去行刺孟軻,但事情敗露,被逐出師門,事後又拜師百里遙,楊朱,墨翟(墨翟的徒孫),慎到,申不害。終究沒什麼成就,決定去秦國謀個大官一做,但太自大狂妄,本來是與王軾前往謀官,卻上非秦政策,自盡。孝公追贈其為商於縣令,以縣令之禮草草安葬,葬於渭水之中!

  • 2 # 諸葛不孔明

    春秋時齊國大臣。媯姓,田(陳)氏,名恆,後人因避漢文帝劉恆諱稱他為田常,亦稱田成子。田乞之子。

      齊簡公時,他與監止為左右相。因不能相下,乃復修其父之政,繼續以大斗出,小鬥進的方法籠絡民

    心。公元前481年殺監止和齊簡公,立簡公弟驁為平公,自任相國,擴大封地,盡誅公族中強者,自此田氏專國政。三傳至太公和,正式代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鹽、正鹽、酸式鹽、鹼式鹽、複鹽、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含氧酸、無氧酸、強酸、弱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