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絞盡腦汁去哪玩
-
2 # 自然不好嗎
特指常青藤嗎?那這樣的話錄取率的確非常低,哥大去年的錄取率好像是百分之五,至於哈佛應該是4.6%,但這只是綜合排名六、七所極其頂尖的學校的情況,大部分頂尖美國大學(泛指前50名)都還是不算太低,而許多美國前三十的學校都是世界前百的強校,而且這種錄取的統計數字是統計學校整體的錄取而不是每個專業的詳細情況,因為有些學校是在某個專業領域很強但綜合排名卻靠後,所以只看整體的錄取資料並不夠全面。
-
3 # 雅思留學備考攻略
隨著3月底至4月初最後一波的放榜結束,意味著美本18~19申請季也差不多畫上了落幕的句號。
整個申請季最困擾的,無疑是瘋狂刷屏的“觸底錄取率”了。
斯坦福大學連續3年以第一的“最低極限”錄取率引領著“潮流”方向,哈佛大學也始終緊跟著趨勢,錄取率首次降至5%以下。
如今,43所極具代表性的美國名校整體錄取率已經低於20%。與此同時,有接近一半的院校錄取率已經跌破了10%,意味著想要進入這些學校,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希望。
而且,有資料顯示近10年來排名前50的院校裡,從靠前10名59.7%的錄取率降幅,到靠後10名30.7%的錄取率降幅,都體現了美國名校們的錄取率持續走低。
-
4 # 泰藍背景提升
美國高校錄取率低嗎?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方面來看。
1:單從高校錄取率來看
4月是常青藤(美國頂級大學聯盟)放榜的日子:2019年的資料為:哈佛大學 4.5%,普林斯段大學5.77% ,布朗大學6.6%,耶魯大學5.91%,哥倫比亞大學5.1%,賓大7.44%,康奈爾10%,達特茅斯7.9%。
即使是最高的康奈爾大學,錄取率也不過就是10%。 當然,這基本是美國排名TOP20的院校的一個錄取了,其他頂級大學,類似UCLA UCB NYU等名校錄取率會略高於這個比率,但是也應該在20%以內。
因此從申請率來看,名校的錄取率是很低的。
錄取資料是這樣,實際申請資料更嚇人,以一般中國學生申請來看,正常情況下一個學生申請5-8所學校,也就是在名校中,存在大量的重複申請學生。比如,一個學生能夠符合哈佛的錄取,基本能夠符合其他名校的錄取,但是他不會只申請哈佛一所大學,同時會申請其他的名校。因此,重複申請者是很多的,放榜不代表就讀,因此就讀實際人數應該低於這個比率。
2:從申請者角度來看。
美國是教育大國和強國,優質教育資源確實很豐富。因此,我們對於美國的錄取率不能緊緊停留在頂級名校上,其實依然有很多大學,甚至州立大學能夠在本科階段提供極其優質的教育,但是這些學校的申請競爭程度遠遠小於頂級名校,在不考慮名校光環的情況下,選擇不那麼耀眼的學校依然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更何況現在有轉學,社群學校等很多曲線救國的方法,依然能夠幫助很多學生申請到理想的學校。7000多所高校,總會有以所適合你。換句話說,只要你成績優秀,背景提升做好了,名校的申請從來不是你的門檻,而是你的競爭者的門檻哦。
回覆列表
相對來說,是很低的。實際上,錄取率是否真正反映了學校的優劣以及進入的難度,還有待商榷。在普通人心目中,錄取率無疑是最能反映高校知名度的資料。以哈佛大學為例,2015年錄取率僅為5.84%,收到破紀錄的37307份申請,最終錄取1990名。而排名66的匹茲堡大學2015年同樣收到超過三萬份(30631)申請,發出16499份offer,最終入學人數有4094名。再來看看全美最熱門的UCLA,上年收到的申請信多達86548份,申請人數最多的前10名有9所大學來自加州。可即使在多如牛毛的申請者中,UCLA的錄取率也達到了18.55%,發出的offer數量與匹大不相上下。以此來看,哈佛常年雄踞全美大學第一第二似乎充分印證了錄取率就是王道的定律。
剛剛提到的匹茲堡大學,有“公立常春藤”的美譽,世界排名前50,但通常僅僅屬於第一梯隊中學生們用來保底申請的院校,那也就不奇怪收到offer的學生中只有1/4最終選擇了匹大。根據統計,匹大錄取的新生平均加權GPA達到3.98,足以證明其對於學術考核上的嚴謹態度,達到了這一水平的學生自然也會試試申請更高等級的top 20院校。那麼細想一下,如今學生們為了提高命中率,會同時申請十幾所大學,而十幾年前的學生往往就申請三四所大學,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國際學生的大量湧入,致使申請總量翻了幾倍,每個大學收到的申請逐年遞增。也就是說,近年來錄取的學生雖然在增加,但申請總量翻倍上升,最終錄取率自然降低了。
許多名牌大學公佈的錄取率一年比一年低,過去兩年,斯坦福的錄取率更是打敗哈佛躍居第一。保持低錄取率、高關注度,讓自己成為高不可攀的目標,這不失為一種吸引優秀生源的方法,的確也招攬到更多高素質的學生來遞交申請。事實上優秀學生進入一所好大學從不是一件難事,至少並沒有比往年更難。2014年紐約高中生Kwasi Enin同時被8所常春藤大學錄取,而他最終選擇了耶魯。同年,來自華盛頓首府的高中生Avery Coffey也被5所常春藤同時錄取,他的選擇是哈佛。
然而每所大學的入學名額畢竟有限,當學生們都趨之若鶩時,做出取捨是不可避免的。決定申請名校更多還是基於學校聲譽結合自身成績的考量,僅僅依靠單一資料比如高校錄取率來做判斷那是十分武斷的。名校的錄取率我們無法左右,但改變自己,提高自己被學校錄取的機率確實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