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墨
-
2 # 農醫生
人類發現了很多種類的食物啊,不同品種的蔬菜、水果都是人類在生活中發現的呀。小麥、水稻、黍、稷、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穀,這也是我們的主食。這是因為五穀的主要成分是澱粉。人體的三大產熱營養素是澱粉、脂肪、蛋白質,它們分別供給人類熱能約為人體所有熱能的50%、35%、12-15%,澱粉是人類主要的供熱物質。澱粉在人體內各種消化酶的共同作用下,最後被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才是人類能夠直接利用的能量。現在人們更願意將水稻玉米作為我們的主食了,主要是它們好種植,產量比較高,能為人體提供的充足的能量,飽腹感強,並且它們的口感較其他的穀類好,可以採用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能滿足不同人的不同要求。所以現今世界範圍內的主食就是小麥水稻。
為什麼人類發現了小麥水稻而不是其他的?
這個事兒說來話長啊。
遠古時代,人們以狩獵為生,昨天逮了頭大野豬,部落裡的人昨天就吃飽了。可是今天只逮到幾隻野兔,這麼些人吃肉肯定是不夠,光婦女老人小孩就能把兔子骨頭啃的咔咔響,其他人也不能吃兔毛啊。
於是乎,就得找點其它東西填肚子。肉是木有的,只能打樹皮、樹根和野草、野菜的主意。時間長了,也就知道啥能吃啥不能吃了。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這能吃的東西總是被吃光,特別到了冬天,連草都木得吃,大家經常餓的嗷嗷叫,身體差點的就被餓死。
這時候有那麼幾個腦袋長的比較大比較圓的人,就開始琢磨了,要是能把這能吃的野草野菜啥的種上一些,留一些放到冬天吃,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於是乎這幾個人就開始收集這些亂七八糟的能吃的植物的種子,找個地方挖個坑埋上。經過幾年的實踐,他們發現有的東西適合這樣搞,比如說這野小麥和野水稻,成熟後收穫比較多而且能儲存住,這野蔥野蒜啥的雖然也能吃可吃多了辣的直打滾而且放不多久就爛了。
在種植這些植物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有人拉屎撒尿的地方長出來的東西比沒有屎尿的地方長出來的東西旺盛,於是部落頭領就把大家召集起來開了個會,以後拉屎撒尿必須去種莊稼的地方,發現誰在別處私自解手沒收作案工具。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些諸如小麥水稻之類的優良作物便脫穎而出,而且人們逐漸摸索出許多生產經驗。就這樣,靠狩獵活命的原始社會慢慢結束,人類進入了相對溫飽的農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