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象音樂空間
-
2 # 曲投投1
曲投投。而隨著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音樂已經呈現出更加廣泛和大眾化的娛樂態勢。音樂的傳播視窗也從專業的唱片、CD向更加便利的音樂APP、綜藝轉移,甚至近兩年以來如燎原般興起的鬥魚、酷狗等直播平臺及抖音、快手等段影片平臺,都成為全新的音樂生長土壤。隨之而來的,也是來自於這些新環境裡所誕生的更加具有平臺特色、更加大眾化的音樂,當然在如洪水般的流量之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原創作品出現。 網際網路人群的注意力被太多的資訊與視窗牽引,那些需要時間沉澱且聚焦的專業事件幾乎很難再現以往的排山倒海之勢。於是,文化與潮流總的牽引形式也逐漸發生著改變,適應新的文化消費環境的特徵,藉由一系列綜藝、榜單、盛典等形式繼續原創音樂的發展,是當下原創音樂推動者們努力進行著的新的嘗試。 加入曲投投成為音樂合夥人,共享歌曲收益
網際網路時代,沒有哪個行業不會被其重塑,音樂行業更是首當其衝。就在網際網路落地的這20年間,中國的流行音樂從生產方式到傳播載體再到收聽習慣都在加速轉變。與其唱衰或唏噓,不如伸開雙臂擁抱科技。這個時代下的流行製造之所以比以往要容易,是因為我們與流行貼的更近。
首先是藉助算法制造流行。在網際網路音樂時代,藉助演算法的力量可以系統、敏銳地捕捉流行的軌跡。比如網易雲音樂歌單裡的演算法應用,它將內容推薦、熱門排行等協同推薦以及社會化推薦統一在龐大的資料資源裡,聽眾的每一次不經意點選都是一次對演算法的輸入,也是同音樂生產者完成的一次隔空輸出。其次是透過口碑製造流行。如果演算法顯得冰冷,那麼還有口碑的力量,用一個流行的詞來說就是“安利”。比如李宇春那張名為《流行》的新專輯,僅在數字專輯方面銷量就已經突破千萬。這份成績的背後與她發行實體專輯的成績不無關聯,這樣一個從實體專輯到數字專輯都取得了不俗成績的藝人,她的火爆正是戳中了大眾內心的興奮點。
還有就是透過流行製造“流行”。網際網路音樂時代的早期,音樂網站的免費試聽和下載給引流打開了一個切口,也提高了使用者的粘性,然而一旦引入付費,之前的路便走到盡頭。畢竟這場零和遊戲最終將流行的製造者即音樂人們的創作付之東流。比如頻頻扛起維權大旗的李志,如果版權成為業內共識,他大可不必悲壯地遊走各地,而是可以將更多精力關注流行的製造。這些年,情懷也成了流行,當我們談論情懷的時候不妨開啟腦洞,流行不是fashion而是trend。在網際網路音樂時代融入情懷,也就抓住了流行製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