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油平衡指的是不幹不油的中性面板的狀態,是最健康的中性面板才有的理想狀態,有一種清爽通透的感覺。
其實對於油性、乾性、混合性等面板而言,水油平衡是偽命題,無法實現。
我相信你也用過控油、補水、保溼的護膚品了,你真的像導購所說的水油平衡,變成中性面板了嗎?還不是該油的油,該乾的幹。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理由可以證明【水油平衡是個謊言】
(1)油皮、幹皮、混合皮的皮脂腺數量都和中性面板不同,油脂分泌的量都不一樣,單純靠控油、補水很難持續做到水油平衡,但有可能曇花一現,比如我這個油皮剛洗完臉擦爽膚水後的一小段時間。
(2)環境也會導致面板狀態的變化,很難保證你當下所處的環境能夠剛好實現水油平衡,連中性面板都無法保證。
但是無法實現,不代表不能接近,透過合理護膚還是能夠接近這個狀態。
T區油脂分泌多,可以用些控油產品,不要用皂基洗面奶(皂基對角質層有損傷,會陷入越洗越糟糕的死迴圈)。日常護理就老老實實用氨基酸洗面奶就足夠清潔了,偶爾用皂基洗面奶,比如你在塵土飛揚的地方,浪了大半天才回家,可以使用皂基洗面奶做個深層清潔。
臉頰很乾,面膜、保溼面霜必不可少。在冬天更麻煩一些,皮脂分泌少,容易脫皮,這就需要用高油分的面霜,如果感覺乾燥,要隨時補塗。
切記一點:不要仗著臉頰是幹皮,就塗抹很多層產品,這對角質層也是種負擔。
除了保溼,要注意修復面板屏障,使用含有煙醯胺、神經醯胺的修復產品。
(1)大油皮、痘痘皮。角質層其實很完整,只是角質細胞生成有點過度,容易堆積導致毛孔堵塞,容易長痘,每週1-2次即可,建議用2%水楊酸精華配合博研秀清痘淨膚調理水(淘寶有)。
(2)混合偏油和中性面板。注意合適清潔合理保溼就行,不去角質也可以。
(3)混合偏幹。可以適當去角質,每週1次。
(4)乾性、極乾性皮。別去角質了,這類面板油脂分泌本來就少,保溼能力不夠,角質層再削弱的話,只會更幹。
(5)敏感面板。幹皮和油皮都存在敏感面板,這是由於角質層薄,屏障功能下降,才導致對外界敏感,所以不應該去角質,應該修復角質層。
【學術派護膚】 Academic Skin Care 藥妝配方師神逗逗,專注控油、祛痘及問題面板護理。包括:面板油膩、長痘、外油內幹、油性敏感、毛孔粗大……
水油平衡指的是不幹不油的中性面板的狀態,是最健康的中性面板才有的理想狀態,有一種清爽通透的感覺。
水油平衡是偽命題其實對於油性、乾性、混合性等面板而言,水油平衡是偽命題,無法實現。
我相信你也用過控油、補水、保溼的護膚品了,你真的像導購所說的水油平衡,變成中性面板了嗎?還不是該油的油,該乾的幹。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理由可以證明【水油平衡是個謊言】
(1)油皮、幹皮、混合皮的皮脂腺數量都和中性面板不同,油脂分泌的量都不一樣,單純靠控油、補水很難持續做到水油平衡,但有可能曇花一現,比如我這個油皮剛洗完臉擦爽膚水後的一小段時間。
(2)環境也會導致面板狀態的變化,很難保證你當下所處的環境能夠剛好實現水油平衡,連中性面板都無法保證。
但是無法實現,不代表不能接近,透過合理護膚還是能夠接近這個狀態。
混合皮,要分割槽護理T區油脂分泌多,可以用些控油產品,不要用皂基洗面奶(皂基對角質層有損傷,會陷入越洗越糟糕的死迴圈)。日常護理就老老實實用氨基酸洗面奶就足夠清潔了,偶爾用皂基洗面奶,比如你在塵土飛揚的地方,浪了大半天才回家,可以使用皂基洗面奶做個深層清潔。
臉頰很乾,面膜、保溼面霜必不可少。在冬天更麻煩一些,皮脂分泌少,容易脫皮,這就需要用高油分的面霜,如果感覺乾燥,要隨時補塗。
切記一點:不要仗著臉頰是幹皮,就塗抹很多層產品,這對角質層也是種負擔。
除了保溼,要注意修復面板屏障,使用含有煙醯胺、神經醯胺的修復產品。
最後,對不同膚質的去角質建議如下(1)大油皮、痘痘皮。角質層其實很完整,只是角質細胞生成有點過度,容易堆積導致毛孔堵塞,容易長痘,每週1-2次即可,建議用2%水楊酸精華配合博研秀清痘淨膚調理水(淘寶有)。
(2)混合偏油和中性面板。注意合適清潔合理保溼就行,不去角質也可以。
(3)混合偏幹。可以適當去角質,每週1次。
(4)乾性、極乾性皮。別去角質了,這類面板油脂分泌本來就少,保溼能力不夠,角質層再削弱的話,只會更幹。
(5)敏感面板。幹皮和油皮都存在敏感面板,這是由於角質層薄,屏障功能下降,才導致對外界敏感,所以不應該去角質,應該修復角質層。
【學術派護膚】 Academic Skin Care 藥妝配方師神逗逗,專注控油、祛痘及問題面板護理。包括:面板油膩、長痘、外油內幹、油性敏感、毛孔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