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峰軍事觀察
-
2 # 追夢者夏
美國大兵壓境,為什麼胡塞武裝還敢大膽的去進攻美國的盟友,其實這個問題,一直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些看不懂這個問題,此處分析幾點僅供參考:
1.胡塞武裝,希望通過以進攻為防守的戰爭方式恐嚇美國盟友沙特不要輕舉妄動,從而阻斷他們那種囂張氣焰,為胡塞武裝及伊朗發展提供相對和平的一個空間,像足球賽的以進攻為防守的使用模式在戰場上的使用;
2.轉移美國與伊朗戰爭視線,讓胡塞武裝予與美國盟友沙特進行作戰,拖住美國不想深入戰爭的這種心理,讓美國面臨多邊作戰狀態,或許美國會撤退作戰,這是一種典型的賭博心理;
3.試探美國特朗普的戰爭底線,目前美國國內民主黨正在對特朗普採取彈劾的流程,隨著胡塞武裝的進攻更有利於讓特朗普內憔外患,或許特朗普只是一種聲張虛實,不想作戰;
4.胡塞武裝或許真正得到了代理人的一些尖端武器,讓那些尖端武器在他們手中進行實驗,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實驗效果還是挺好的,所以他們自己手中有一些比較現代的科技武器感,覺到有信心,敢去挑戰美國盟友的底線,讓美國的盟友深思戰爭帶來的惡果, 從而減少進一步擴大戰爭的趨勢;
5.或許胡塞武裝根本就沒有世界上這些人考慮那麼多,他只是為了自己的武裝起義的目的而出發,手中有什麼武器拿什麼武器來對抗,讓美國或者說以沙特為首的代表的國家,與胡塞武裝採取一種談判或停火協議,為胡塞武裝得到一些發展壯大的空間,真是穿草鞋的怕打赤腳的,怕死的怕不要命的。
-
3 # 薺菜糰子
這問題問得?襲擊美國盟友?人家胡塞打天下鬧革命,你沙特帶人殺進來攪局,誰襲擊誰呀?不打束手待斃麼?葉門戰事本質上是遜尼派和什葉派千年鬥爭的延續,所以沙特幫前政府,伊朗幫胡塞武裝,不可調和。伊朗不怕美國大兵壓境,是因為怕沒有用。美伊也有衝突,大兵壓境要伊朗屈服,但伊朗不好打,美國顧忌頗多,一則伊朗總體上團結一致,內部反對派薄弱,美國無法重施挑撥分化找帶路黨的故技,硬碰硬打下來,雖然可期必勝,但伊朗有足夠大的縱深足夠多的導彈,美國頗多基地和盟友就在伊朗打擊範圍裡,美國及其盟友也會遭受損失。這次襲擊沙特油田,就是展示實力給美國看,真打起來我有能力把世界石油供應搞得一塌糊塗,你自己掂量掂量吧。二則俄羅斯就在伊朗背後,雖然兩國素來說不上親密,但面臨共同的敵人,俄羅斯絕不會坐視不管,不但可能在武器裝備和情報上支援伊朗,還可能在美軍陸軍進入伊朗的情況下以調停維和的名義出兵伊朗,美軍也不想和俄羅斯直接衝突的,這樣一來又成了敘利亞的僵局,仗打成夾生不好收場。所以伊朗雖然不敢打美軍,但已然無路可退,事到臨頭須放膽,不妨打擊你美國的盟友,展示實力和決心,敲山震虎,以戰止戰。
-
4 # 蘇綻
目前的中東局勢,敘利亞、伊朗,或者說胡塞武裝,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受著美國的圍堵和威脅。然而,面對著美國的強大壓力,伊朗等各方勢力,不僅沒有向美國妥協,反而與美國的對抗更加加劇了,甚至在主動向美國示威。伊朗就不用說了,就連實力更小的胡塞武裝,也在頻頻打擊美國的盟友。中東的局勢,看上去越來越混亂了。
因此,伊朗及其盟友對美國越強硬,展示出對抗的決心,美國反而會忌憚三分,不得不重新衡量干涉各國的利益得失。目前,美國對伊朗等各方展示出了咄咄逼人的姿態,但是卻並沒有進一步下手,其實也是美國在伊朗等各方強勢反應下的一種觀望。
-
5 # 經常用了
美國人不僅沒有派兵幫助沙特消滅胡塞武裝,也不承認是胡塞武裝襲擊了沙特油田。葉門並不是戰略要地,石油儲量在中東也排不上號,美國人對與介入葉門內戰一點興趣也沒有。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現在推行“美國優先”戰略,希望從阿富汗、伊拉克等戰場撤軍,不願意捲入新的戰爭泥潭。不過,美國還是能夠藉助沙特油田遇襲大賺一筆。美國國防部已經宣佈,將會向沙特、阿聯酋增兵,並部署更多的“愛國者”反導系統。也就是說,沙特與阿聯酋也再花一大筆錢夠買美國武器了。
自從美國干涉敘利亞失敗以後,美國一直在中東尋找下一個替代目標,以維持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不過,在沒有確認最終下手的物件時,美國必然會多方試探,以鎖定最終目標。因此,目前的中東,整體上感覺多個地方都遭受了美國的干涉。而實際上,這正是美國還沒有鎖定最新目標的體現。
其實,無論是伊朗,還是胡塞武裝,目前採取的措施,基本上都可以用“以攻代守”來形容。在美國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如果伊朗及其盟友向美國妥協,或者是向美國示弱,都是坐以待斃的行為,美國必然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對其進行打擊。因為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是擺在那裡的,不會因為這些國家向美國低頭,就可以換來美國的退出。
因此,伊朗及其盟友對美國越強硬,展示出對抗的決心,美國反而會忌憚三分,不得不重新衡量干涉各國的利益得失。目前,美國對伊朗等各方展示出了咄咄逼人的姿態,但是卻並沒有進一步下手,其實也是美國在伊朗等各方強勢反應下的一種觀望。
-
6 # 綠水青山72148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當前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東西方的戰略格局逐步形成,北約與俄羅斯的對抗形成鮮明的對決。為什麼葉門胡塞武裝和伊朗敢於同美國盟友沙特進行戰爭呢?其中就有俄羅斯在撐腰,俄羅斯支援伊朗,伊朗支援胡塞武裝(在軍事上伊朗無論在道義上,物質上,軍事上都給予胡塞武裝很大的支援,兩者之間有關聯在內,在中東沙特是美國盟友,中間有美國的影子)從表面上,胡塞武裝與伊朗同沙特對決,發生戰鬥,儘管美國大兵壓境,但最終還是兩個超級大國的博意,各方小兄弟們發生戰爭,最主要相互都有大國作靠山。形成這種格局,誰都不怕誰,儘管美國在邊境大兵壓陣。表面陣勢嚇人,但是紙老虎的原型,一戳就穿,擺擺樣子而已,這就是說明問題的結症!
-
7 # 鬆間山水畫
胡塞武裝襲擊沙特油田,胡塞武裝又在葉門戰場大敗沙特軍隊,並俘獲沙特士兵數千人,胡塞武裝在全球媒體上風光無限,成了全球媒體最熱門新聞,胡塞武裝日趨活躍的表現,也凸顯了伊朗經濟危機的日趨嚴重,和伊朗對國內經濟困局的無比焦慮。
在美國對伊朗的持續軍事高壓,和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封鎖下,伊朗經濟危機有隨時爆發的可能,美國對伊朗石油零出口的禁令,雖然形同虛設,是一紙空文,但美國的石油禁令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嚴重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伊朗雖然可以繼續出口石油,但微薄的石油收入解決不了伊朗嚴重的經濟危機問題,伊朗的石油出口很難換回美元外匯,全球經濟是美元霸權控制下的經濟,沒有美元,伊朗很難和全球進行正常貿易往來,沒有美元,只能讓伊朗經濟逐漸枯竭,直到伊朗經濟最終崩潰。
伊朗幕後指使胡塞武裝襲擊沙特油田,是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和封鎖已見成效,美國經濟制裁時間越久,對伊朗經濟打擊越大,經濟制裁的時間是站在美國一邊的,伊朗如果不採取反制措施,伊朗經濟會被美國困死。
伊朗的反制措施不可能向美國妥協,只能保持更加強硬,用武力打擊沙特,就是伊朗的反制措施,也是極端的暴力迴應,是伊朗在用極端暴力手段逼迫美國和伊朗談判。
胡塞武裝襲擊沙特油田,會帶來兩種後果,一個是會遭到美國的武力報復和武力打擊,美國會以胡塞武裝襲擊沙特油田為藉口發動伊朗戰爭,另一個是美國會在持續的恐怖暴力威脅下,被迫接受和伊朗和談。
美國在塔利班武裝的恐怖游擊戰爭中,不得不接受和塔利班的城下之盟,現在伊朗如法炮製,再次用不斷的武力恐怖襲擊,逼迫美國接受談判。
-
8 # 山而436
美國有美園的中東戰略,那就是如何控制中東。去年特朗普先拿伊朗開刀。退伊核協議,陳兵波斯灣。極限經濟施壓,伊石油出口歸零。一切手段用盡,但伊朗巋然不動。而美國卻丟了一架無人機。價值一個億。拿不下伊朗,美國在中東怎樣立足?靠以色列肯定不行。於是想到了沙特,阿聯酋。於是美國的中東新戰略就是軍事控制沙特,阿聯首,卡達。形成一個阿拉泊小北約。
伊朗也已摸準了美國的脈膊。利用代理人戰爭,打破美國的中東夢。這是美國的“七寸”。於是胡塞武裝成為急先鋒。伊朗巴公開聲稱對胡塞的技術和軍事支援。胡塞武裝為生存而戰,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於是打油田,俘獲沙特老爺兵三個旅。還真是旗開得勝。
美國還真的麻了瓜,無計可施,又不敢直接軍事幹預。阿富汗在那兒擺著,再弄出個阿富汗第二,可夠特朗普受的。忍了吧。
相關內容
- 沙特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是否意味著其對美西方外交的轉向?美國會如何應對未來沙伊的合作?
- 怎麼看待伊朗總統魯哈尼稱:如果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伊朗將摧毀沙特呢?
- 伊朗準備和沙特改善關係,美國不同意,沙特敢嗎?
- 美軍如果突然從中東全面撤離?沙特、以色列等國會選擇屈服於伊朗嗎?中東會更加和平嗎?
- 怎麼看待沙特油田被襲,美國防空導彈系統遭質疑呢?
- 如何看待伊朗表示,一旦沙特發動襲擊,將會對其皇宮發射千枚導彈?
- 沙特和俄羅斯談判購買其s400防空導彈,是美國沒有成功保護沙特油田的惡果嗎?
-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是美國無人機襲擊了沙特的油田呢?
- 伊朗和沙特向來不和,兩國之間到底有多大的仇呢?
- 胡塞武裝對沙特油田發動無人機襲擊,那為什麼沙特的防空系統沒有攔截呢?
除此之外,最具威懾力的是美國海軍在阿曼灣部署的一個航母戰鬥群和一個兩棲作戰群。但這些力量規模並不比第五艦隊正常的戰略巡航任務時大多少。一個航母戰鬥群是美國在海灣地區的標配,兩棲作戰群並非滿編。這樣的海上打擊力量,甚至不足以滿足一場針對伊朗的報復性軍事打擊任務需求。
最後強調兩點,其一,美國現在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之一,海灣地區的安全緊張局勢,有利於美國能源出口戰略目標的推進。適當刺激海灣局勢和國際油價,會讓美國能源開發企業受益,有利於特朗普明年大選拓展票倉。其二,特朗普團隊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謀求連任,一切圍繞大選,而打伊朗很明顯是政治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