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小樓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確實是有意模仿致敬崔顥的《黃鶴樓》

    據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中記載,李白登黃鶴樓時,本來大發詩興,準備作詩,但當他準備揮筆題壁時,卻看到了壁上崔顥的詩,頓時大為歎服,為之擱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還有人將其演繹成:“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生動形象還帶點詼諧,李白因為崔顥一首詩要拳打黃鶴樓,腳踢鸚鵡洲,想想還是有些好笑,不過當不得真。

    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細看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跟崔顥的《黃鶴樓》,確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兩人的詩都是押下平聲十一尤韻;崔顥的詩三言黃鶴樓,李白的詩則三言鳳凰;兩詩都是懷古傷今之作,最後都結在一個“愁”字上。

    不過,李白這首《登金陵鳳凰臺》模仿的是技法,內容與情感均出自他自己的詩心。

    黃鶴樓引發的是仙蹟飄渺的想象,而鳳凰臺引發的是歷史興亡的感慨。

    鳳凰的出現與離去,象徵著王朝的興衰。如今,鳳凰臺上,鳳去臺空,六朝的繁華風流,都已經掩埋在金陵城的荒草古丘之下。

    歷史的興亡,讓詩人李白不得不反觀現實,而他,正站在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上,自己的時代,是不是又在經歷歷史的輪迴?

    所以,他在鳳凰臺上,會遠望長安,那是他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負,延續大唐的盛世,渴望自己能讓大唐,不蹈六朝之覆轍。

    然而,浮雲蔽日,長安不見,奸邪當道,遠在長安的帝王,也看不到他的一顆抱國之心。

    所以,李白的這首《登金陵鳳凰臺》,自有一種與崔顥《黃鶴樓》不同的沉痛之感。

    李白確實很喜歡崔顥這首詩,他還有一首模仿崔顥,就是《鸚鵡洲》。《鸚鵡洲》中有“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兩聯,與《黃鶴樓》如出一轍。李白兩度“致敬”崔顥的這首詩,可見他對崔顥的這首詩確實是很佩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菩提子如何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