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酒仙翁

    曹操短歌行的寫作背景:

    1、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2、求賢說,出自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延攬人才之激切願望,蓋與《求賢令》作於同時。”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

    3、賓主唱和說,此主張發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於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於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4、及時行樂說,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說由沈德潛發之,《古詩源》卷五:“《短歌行》,言當及時為樂也。”

    5、王青的作於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說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擴充套件資料:

    《短歌行》賞析:

    這時候的曹操經過20年的辛苦經營,已經統一了北方。在這條艱辛坎坷的路上,無數敵人和親人部下紛紛倒下,血雨腥風中,北方的軍閥混戰才慢慢結束,百姓開始安居樂業,曹操自己的功業理想也正在實現,想起這些,他的心中滿懷了滄桑與落寞。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開篇就充滿了深沉的感慨與嘆息,有幾分迷茫,也有一點疲憊。可曹操是胸懷萬里,豁達磊落的政治家,他雖然“憂思難忘”,卻不會獨自沉吟,而是以酒解憂,“唯有杜康”。

    一杯酒可以澆心中塊壘,一杯酒也可以與青梅同煮縱論天下英雄。想起天下英雄,他的心懷為之一震,於是直接將《詩經》中的幾句一字不改直接抄錄下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將自己對賢才豪傑的渴望與嚮往直接抒發出來,他引用得如此貼切自然,與整首詩渾然一體,了無痕跡。這曹操,一生在政治軍事的舞臺行走,多少次身臨險地,被無數敵人明算暗算,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學素養,將“詩經”中的內容化之無形,也真是讓人心生欽佩。

    他反覆吟詠著對於賢才的渴慕:“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新朋舊友歡聚在宴會中,“契闊談宴。心念舊恩。”仰望“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天空,他懂得它們“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猶豫與遲疑,曹操敞開了政治家的胸襟與氣度“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面對也許是即將打響的戰役,他最終擺脫了憂傷情緒,表現一統江山的豪邁情懷。

    這一首“短歌行”以無限感慨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開始,到壯志凌雲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結束,整首詩情感豐富矛盾,心靈輾轉曲折,正如他的人生,充滿了矛盾與糾結,孤獨與掙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新pro 13 amd版本BIOS如何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