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7486145697

    戰國時,魏國大將龐涓率軍攻打趙國邯鄲。趙王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前往救援。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魏國內部空虛,於是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在路經桂陵要隘,齊兵設伏截擊魏軍。龐涓幾乎全軍覆沒。

    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叄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

    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相當精彩的一種智謀,它的精彩之處在於,以逆向思維的方式,以表面看來捨近求遠的方法,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從而取得一招致勝的神奇效果。

    擴充套件資料

    【成語】:圍魏救趙

    【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釋】: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處】:《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近義詞】:圍詹救科、調虎離山

    【反義詞】:圍城打援、圍點打援

    【例句】: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便用圍魏救趙的辦法,打他的縣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泡發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