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77994670834

    1、鼠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鼠掉到醋缸裡——一身酸味。

    2、牛

    牛頭不對馬嘴——文不對題;

    黃牛食草——吞吞吐吐。

    3、虎

    老虎嘴邊的鬍鬚——誰敢去摸;

    灶前老虎——屋裡兇。

    4、兔

    兔子不吃窩邊草——留青(情);

    兔子攆烏龜——趕得上。

    5、龍

    兩個人舞龍——有頭有尾;

    龍燈鬍鬚——沒人理。

    6、蛇

    蛇吃鰻魚——比長短;

    蛇進竹筒——沒路走。

    7、馬

    鞋子裡跑馬——沒幾步;

    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

    8、羊

    羊鑽進了虎嘴裡——進得來,出不去;

    羊羔吃奶——雙膝跪地。

    9、猴

    猴子爬樹——拿手好戲;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腳。

    10、雞

    草蜢撩雞公——唔知死;

    雞毛炒韭菜——亂七八糟。

    11、狗

    狗想豆腐骨——白費心機;

    狗咬鴨子——呱呱叫。

    12、豬

    豬腦殼——死不開竅;

    豬肉湯洗澡——膩死人。

    擴充套件資料:

    歇後語由來:

    歇後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為人們所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哪裡可以學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