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版本的“石油換食品”,並不完全是在美國製裁範圍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規避制裁風險。
眾所周知,在伊拉克薩達姆時期經常有一個詞,那就是“石油換食品”計劃,因為國際社會對伊拉克實施出口制裁,原油賣不出去,只能透過換商品的方式獲得生活必需品。
但伊朗版本的“石油換食品”計劃儘管類似,不過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因為只是美國單方面制裁,伊朗和其他國家有著充分的渠道,並不像薩達姆只有聯合國一個渠道,所以伊朗版的方式更為多樣,也更為豐富。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伊核協議”),並且恢復重啟全部之前美國對伊朗生效的所有制裁。
從另一角度來看,美國不論是制裁伊拉克還是伊朗也好,本質上是利用制裁促使其國內內部生變,使政府下臺。
但是伊朗自1979年以來長期受到反美的宣傳與制裁,制裁對其內部變化已經起不到太大作用,如果過於強硬反而激起民眾反感,加強伊朗團結,這顯然不是美國所希望看到的。所以美國對於“石油換食品”沒有相關制裁,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目前伊朗除了與俄羅斯有著每天50萬桶原油換每年200萬噸穀物的易貨協議外,還成立了專門的以物易物公司。而且近期印度駐伊大使達爾門德拉也表示了印度願意同伊朗以物易物的合作意向。
總而言之,此次美國恢復對伊制裁出於美國利益自身考慮,主要目的是打擊伊朗石油與核活動,當然沒有國際社會的支援,美國最終的結果只能事倍功半。
伊朗版本的“石油換食品”,並不完全是在美國製裁範圍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規避制裁風險。
眾所周知,在伊拉克薩達姆時期經常有一個詞,那就是“石油換食品”計劃,因為國際社會對伊拉克實施出口制裁,原油賣不出去,只能透過換商品的方式獲得生活必需品。
但伊朗版本的“石油換食品”計劃儘管類似,不過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因為只是美國單方面制裁,伊朗和其他國家有著充分的渠道,並不像薩達姆只有聯合國一個渠道,所以伊朗版的方式更為多樣,也更為豐富。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伊核協議”),並且恢復重啟全部之前美國對伊朗生效的所有制裁。
從另一角度來看,美國不論是制裁伊拉克還是伊朗也好,本質上是利用制裁促使其國內內部生變,使政府下臺。
但是伊朗自1979年以來長期受到反美的宣傳與制裁,制裁對其內部變化已經起不到太大作用,如果過於強硬反而激起民眾反感,加強伊朗團結,這顯然不是美國所希望看到的。所以美國對於“石油換食品”沒有相關制裁,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目前伊朗除了與俄羅斯有著每天50萬桶原油換每年200萬噸穀物的易貨協議外,還成立了專門的以物易物公司。而且近期印度駐伊大使達爾門德拉也表示了印度願意同伊朗以物易物的合作意向。
總而言之,此次美國恢復對伊制裁出於美國利益自身考慮,主要目的是打擊伊朗石油與核活動,當然沒有國際社會的支援,美國最終的結果只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