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步入仕途:魯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出仕修經: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隱而修著《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著孔子走遍各國,跟隨他學習。
3、周遊列國: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離開衛國回到魯國。魯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吳國使人聘魯國,就“骨節專車”一事問於孔子。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魯國來到衛國。
4、駕鶴西歸: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七十三歲,葬於魯城北泗水岸邊。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唯獨子貢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魯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裡。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1、步入仕途:魯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出仕修經: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隱而修著《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著孔子走遍各國,跟隨他學習。
3、周遊列國: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離開衛國回到魯國。魯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吳國使人聘魯國,就“骨節專車”一事問於孔子。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魯國來到衛國。
4、駕鶴西歸: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七十三歲,葬於魯城北泗水岸邊。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唯獨子貢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魯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裡。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