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以說是冷知識了吧?
畢竟大多數只知道“說、學、逗、唱”、“帥、賣、怪、壞”。
話說回來,咱又不是說相聲的,瞭解瞭解“說學逗唱、帥賣怪壞”就行了。
至於“頂刨撞蓋”、“瞪諞踹賣”這些,是他們專業演員需要琢磨的事兒,打聽一下就完了。
咱們主要的責任,是怎麼臭他們。
既然有人打聽,就儘量簡單的表述一下。
萬一有個不嚴謹,您也別在意,就是這麼個意思。
言歸正傳。
“頂、刨、撞、蓋”是相聲的“四大忌”。
簡單的說,
甲乙同時張嘴說話叫頂。
甲乙說了對方的詞叫刨。
甲乙互相插對方嘴叫撞。
甲乙表現過急,把對方蓋住叫蓋。
雖說是“四大忌”,其實許多地方運用的恰當,反倒能起到喜劇的效果。
比如前段時間《相聲有新人》裡,董蛟申方園,墊話就經常使用“頂”的技巧。
“瞪、諞、踹、賣”則是針對捧哏的了。
主要是指逗哏抖完包袱以後,捧哏需要做出的四種反應。
其中“瞪”和 “諞”,是指捧哏只做表情,不發聲音的。
恭請世臣老和李國盛先生的《怯洗澡》。
(我最喜歡的一段兒),請怹們受累做個示範。
為了表示逗哏的說話不靠譜,捧哏的一咧嘴,並不發出聲音。這個叫“瞪”。
如果為了表現對捧哏的話很驚訝,張大了嘴。這個叫做 “諞”。
“瞪”和 “諞”都是隻有表情,沒有聲音的。
“踹”和“賣”,相對於前兩項,則是又有表情,又有聲音。
比如上面說的,
逗哏的說話不靠譜了,捧哏的來一句:
“得啦,您這像話嘛!”
這是“踹”。
如果明知道逗哏的說的不靠譜,還遞話兒讓對方繼續說,看他怎麼出醜。
這個就叫“賣”。
恭請張壽老做個總結:
“捧哏兒的,該給人家‘諞’的地方得給人家‘諞’,
“該給人家‘賣’的地方得給人家‘賣’,
“該‘賣’的地方給人家‘諞’不對,
“該給人家 ‘諞’的地方給人家‘賣’也不對,
到什麼時候兒用什麼,事先都得研究好了,活說出來才能完整。 ”
所以,相聲其實是有規矩、有公式的。
這樣看來,那兩口子,挺“冤”……
以上……
這個可以說是冷知識了吧?
畢竟大多數只知道“說、學、逗、唱”、“帥、賣、怪、壞”。
話說回來,咱又不是說相聲的,瞭解瞭解“說學逗唱、帥賣怪壞”就行了。
至於“頂刨撞蓋”、“瞪諞踹賣”這些,是他們專業演員需要琢磨的事兒,打聽一下就完了。
咱們主要的責任,是怎麼臭他們。
既然有人打聽,就儘量簡單的表述一下。
萬一有個不嚴謹,您也別在意,就是這麼個意思。
言歸正傳。
“頂、刨、撞、蓋”是相聲的“四大忌”。
簡單的說,
甲乙同時張嘴說話叫頂。
甲乙說了對方的詞叫刨。
甲乙互相插對方嘴叫撞。
甲乙表現過急,把對方蓋住叫蓋。
雖說是“四大忌”,其實許多地方運用的恰當,反倒能起到喜劇的效果。
比如前段時間《相聲有新人》裡,董蛟申方園,墊話就經常使用“頂”的技巧。
“瞪、諞、踹、賣”則是針對捧哏的了。
主要是指逗哏抖完包袱以後,捧哏需要做出的四種反應。
其中“瞪”和 “諞”,是指捧哏只做表情,不發聲音的。
恭請世臣老和李國盛先生的《怯洗澡》。
(我最喜歡的一段兒),請怹們受累做個示範。
為了表示逗哏的說話不靠譜,捧哏的一咧嘴,並不發出聲音。這個叫“瞪”。
如果為了表現對捧哏的話很驚訝,張大了嘴。這個叫做 “諞”。
“瞪”和 “諞”都是隻有表情,沒有聲音的。
“踹”和“賣”,相對於前兩項,則是又有表情,又有聲音。
比如上面說的,
逗哏的說話不靠譜了,捧哏的來一句:
“得啦,您這像話嘛!”
這是“踹”。
如果明知道逗哏的說的不靠譜,還遞話兒讓對方繼續說,看他怎麼出醜。
這個就叫“賣”。
恭請張壽老做個總結:
“捧哏兒的,該給人家‘諞’的地方得給人家‘諞’,
“該給人家‘賣’的地方得給人家‘賣’,
“該‘賣’的地方給人家‘諞’不對,
“該給人家 ‘諞’的地方給人家‘賣’也不對,
到什麼時候兒用什麼,事先都得研究好了,活說出來才能完整。 ”
所以,相聲其實是有規矩、有公式的。
這樣看來,那兩口子,挺“冤”……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