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羊排湯 用料 主料烏骨雞半隻當歸10克川芎5克白芍8克熟地黃15克人參3克白朮10克茯苓8克甘草5克羊排1塊 調料食鹽適量姜1小塊水適量黃酒2大勺 八珍羊排湯的做法 稱為“八珍湯”這道菜,早在古代周朝的菜譜上已有記載。其後,各朝代創造了各種:“八珍”。“八珍”是使用不同的八種藥材烹調出來的珍貴菜餚的總稱。這裡的八珍把八種貴重藥材合在一起,加入雞、鴿子、鴨、瘦豬肉、豬蹄、豬肚或羊肉、鹿肉等其中的一種或數種,放入水,酒而熬成的,是一種食療佳品。在家庭中,可根據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狀況,在中藥店選購藥材,配製食用。 根據各地區的氣侯水土及季節的不同,八珍的材料也可以不同的變化:今天我選用的八珍材料為:地蠶、枸杞子、紅棗、桂圓乾、幹淮山、玉竹、黨參、川芎(因為藥材會煲出甜味,所以不需要再新增任何鹽或是味精之類) 1.烏雞半隻羊排一小塊,姜一小塊,黃酒適量 2.買的八珍湯料包,不過裡面材料嚴重的不足,哈哈,不值錢的材料比較多。我另外又補了一些材料進去,建議自己買材料配製 3.鍋內燒溫水,把烏雞和羊排放入煮至起泡沫(即去血水)撈出沖洗乾淨。放入一隻鋼碗裡,再放入所有的藥材及姜塊,倒入黃酒約2大匙,再加一些水(水量不用太多,這道湯是以喝湯吃肉為主,婆婆做的時侯只加了很少的水,做出來的湯汁濃濃的,可以視個人口味加水) 4.我直接用電飯鍋燉的……電飯鍋加水至煮飯兩杯米的水量。放入盛雞的鋼碗,再蓋上蓋(不要讓水氣進去了)按下煮飯鍵直至跳鍵至保溫檔即可。(如果覺得燉的還不夠的話,可以再加一次水,繼續按下煮飯鍵再燉一次) 飲食小常識 八珍湯,古代中藥湯劑,使用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製成,有補氣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組成]當歸(酒拌)10g、川芎5g、白芍藥8g、熟地黃(酒拌)15g、人參3g、白朮(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清水二盅,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補益氣血。 [主治]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慾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虛。 [方解]本方在原書用治於失血過多,以致氣血皆虛諸證。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脈細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肝藏血,開竅於目肝血虧,故頭暈目眩。方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歸、芍、地滋養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加姜、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八珍羊排湯 用料 主料烏骨雞半隻當歸10克川芎5克白芍8克熟地黃15克人參3克白朮10克茯苓8克甘草5克羊排1塊 調料食鹽適量姜1小塊水適量黃酒2大勺 八珍羊排湯的做法 稱為“八珍湯”這道菜,早在古代周朝的菜譜上已有記載。其後,各朝代創造了各種:“八珍”。“八珍”是使用不同的八種藥材烹調出來的珍貴菜餚的總稱。這裡的八珍把八種貴重藥材合在一起,加入雞、鴿子、鴨、瘦豬肉、豬蹄、豬肚或羊肉、鹿肉等其中的一種或數種,放入水,酒而熬成的,是一種食療佳品。在家庭中,可根據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狀況,在中藥店選購藥材,配製食用。 根據各地區的氣侯水土及季節的不同,八珍的材料也可以不同的變化:今天我選用的八珍材料為:地蠶、枸杞子、紅棗、桂圓乾、幹淮山、玉竹、黨參、川芎(因為藥材會煲出甜味,所以不需要再新增任何鹽或是味精之類) 1.烏雞半隻羊排一小塊,姜一小塊,黃酒適量 2.買的八珍湯料包,不過裡面材料嚴重的不足,哈哈,不值錢的材料比較多。我另外又補了一些材料進去,建議自己買材料配製 3.鍋內燒溫水,把烏雞和羊排放入煮至起泡沫(即去血水)撈出沖洗乾淨。放入一隻鋼碗裡,再放入所有的藥材及姜塊,倒入黃酒約2大匙,再加一些水(水量不用太多,這道湯是以喝湯吃肉為主,婆婆做的時侯只加了很少的水,做出來的湯汁濃濃的,可以視個人口味加水) 4.我直接用電飯鍋燉的……電飯鍋加水至煮飯兩杯米的水量。放入盛雞的鋼碗,再蓋上蓋(不要讓水氣進去了)按下煮飯鍵直至跳鍵至保溫檔即可。(如果覺得燉的還不夠的話,可以再加一次水,繼續按下煮飯鍵再燉一次) 飲食小常識 八珍湯,古代中藥湯劑,使用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製成,有補氣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組成]當歸(酒拌)10g、川芎5g、白芍藥8g、熟地黃(酒拌)15g、人參3g、白朮(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清水二盅,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補益氣血。 [主治]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慾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虛。 [方解]本方在原書用治於失血過多,以致氣血皆虛諸證。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脈細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肝藏血,開竅於目肝血虧,故頭暈目眩。方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歸、芍、地滋養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加姜、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