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從孩子懂事開始,就要著手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這對於增進健康,預防疾病很重要,習慣一旦養成,大人也會減輕一些負擔。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孩子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一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透過教育孩子正確的洗手、洗臉、洗頭、洗澡、剪指甲、使用手帕、紙巾等,教育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衛生習慣。如:一定要使孩子養成飯前、便後和手髒時及時洗手的習慣,生吃瓜果要洗淨去皮,經常攜帶並會正確使用手帕,手帕要經常更換,保持清潔。

    二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父母要注意調劑豐富孩子的一日三餐,配給合理的營養。培養孩子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嚥,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飲暴食,不邊吃邊玩,要專心進食,教育孩子懂得“病從口入”的道理,堅持做到不喝生冷的水和過期的飲料。不吃不新鮮的水產品和腐爛的瓜果,不用不清潔的餐具。

    三是讓孩子養成面板的衛生習慣。孩子經常玩耍,面板上容易積留灰塵,排出汗液和汙垢,必須經常清洗。每天早、中、晚洗臉都要讓孩子洗手,有條件每天要洗一次澡,因為人體不僅會積留會灰塵,同時也為細菌滋生繁殖提供了場所,引起面板瘙癢而感染病菌。每晚睡覺前都要洗腳洗襪,鞋子也應4-5天換洗一次。

    四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一、二歲後,白天只睡午覺就夠了。孩子精力旺盛,往往不易養成午睡習慣。在耐心說服,逐步養成,如果睡眠不足,孩子就會急躁,哭鬧不安,吃飯不香,甚至引起別的疾病。要安排幼兒合理的作息時間,家長不應要求孩子隨大人的時間走,如熬夜、睡懶覺等。也不要隨便遷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要持之以恆,經過不斷地重複、鞏固,就可養成習慣。

    五是讓孩子養成天天刷牙的習慣。口腔進食後會留下一些殘渣和怪味,如不透過刷牙或漱口除去,就會發酵生酸,助長細菌繁殖,腐蝕牙齒,影響腸胃功能,因此要養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習慣。教育孩子正確使用牙刷,刷牙時要注意使每個牙齒的外表面都被刷到,父母要為孩子選購毛束少,軟硬適中的保健牙刷,這種牙刷頭小,在口腔裡轉動靈活,使用方便。另外,牙刷,漱口的杯子都要專人專用,防止傳染疾病。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長除了平時要教育孩子講究衛生的方法、意義外,更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要做好榜樣。如果家長在吃飯時挑三揀四,不注意刷牙洗手,有愛吃零食的習慣,就不可能養成孩子好的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麗菊盆栽怎樣才能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