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碧水柳亭
-
2 # LXZ北緯31度
對於習慣了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人們來說過年回家多少都會有些近鄉情怯吧,畢竟故鄉的人在變,故鄉的環境也在變,變的已經不再是記憶中熟悉的樣子,所以時間久了回家時多少會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覺……
-
3 # 職業農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這樣,回家的日子越近,原來的憧憬反而消失不見了,心裡會越發感到惶恐。這其實是一種“接近遠離”心理在作祟。
所謂“接近遠離現象”,是指人們在某一事物接近的過程中,當接近度相當高的時候,人們反而會產生一種想遠離這一事物的心理傾向。高考將至,考生也往往有這種心情,寒窗苦讀十年一搏,複習了很久只為這一天。但當高考日期越來越近,卻有一種逃避的心理,希望高考能再往後拖幾天,或者想是否能躲掉這次考試。而事實上考生心裡很清楚,這純粹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於是,這種原有接近狀態與心理上突然產生的遠離現象便發生衝突,導致心煩意亂、情緒不穩。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人的生理、心理機制都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一旦出現這現象,就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否則容易造成收穫與付出成反比的狀態,得不償失。
物理學上有個離心力的概念,就是說旋轉運動中的物體會沿著一種叫做切線的方向脫離運動中心的引力。應該說,旋轉運動的越激烈,這種離心現象越接近現實。數學上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人們對二次拋物線並不陌生,當它從出發地無限接近座標軸直線的時候,卻偏偏在無限的最接近處,開始無限地偏離。
拿現實人的感受來說吧。原本是自己熟悉的故鄉,因各種原因遠離而去,隨著時間積累,在外長期漂泊或定居別處後,熟知的故鄉又開始變得陌生起來。這種陌生,即包含了因距離而疏遠的地理環境;從小與親朋好友的感情關係;甚至於父母的音容笑貌。同時也包含了因時間流逝而越來越淡的青春記憶。故鄉已化作一團回憶。
無論是身高權重榮歸故里,還是辛苦勞作打工返鄉;無論在外奮鬥了大半生,還是暫別了三年兩載。月是故鄉明,回家總是有割捨不斷的五味雜陳。而一旦踏上歸程,離家越近,心裡反倒越凌亂無所適從。
首先是在外所取得的成就,一定會受到鄉親們的“檢閱”。即然出去混,自然要混出個模樣,不求富貴顯赫,至少不要被看低。其次,時間越久鄉情變化越大,尤其是人的變化,靠著僅存的記憶,能否迅速辨識新舊遠近的鄰里關係恐怕困難。再有,自己僅算半個老家人,面對各種疏遠的“舊貌新容”,如何重新拾起還未可知。另外,時間流逝,人顏易老,對鄉村的重大變化心存忐忑。
嶺南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