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魚兒LF

    感覺跟往年一樣,但是沒有了小時候的熱鬧勁兒和開心勁。但是能一家人聚齊那麼多天,不用考慮任何瑣事,還是很開心的。不管怎麼樣,過年都是一種儀式,但倘若連這種儀式也沒了,那可能會更無趣了。

  • 2 # 職場逆商

    隨著現在生活品質的提升,隨著年齡的增長,年味已經變了。

    不像之前,菜是父母買的,飯也是父母做的。春晚一家人一起看。現在不一樣了,手機就是全世界,過年吃的飯跟平時差不了多少,沒啥食慾。小時候都在放插炮,現在已經過了這年齡了。聊聊天泡泡茶。

    不變的是年,變的是人的心態,追求!

  • 3 # 談古論今笑對人生

    我的老家是大興安嶺地區的,在農村還保留著以往過年的味道。

    殺年豬殺豬菜趕大集粘豆包兒凍餃子

    終於盼到大年三十,貼春聯,放鞭炮,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大年初一,給長輩拜年,小孩子領壓歲錢。。。初二開始走親戚,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打麻將,嘮家常,其樂融融。。。

    大秧歌兒

  • 4 # 小y90

    2018年,不得不說年味變得越來越淡了。

    時代變了,現在的過年方式也變了,以前一家人回到家聊天嬉鬧的場景變少了,現在一家人回到家都是在玩手機,玩電腦,家裡的老人盼了很長時間,終於等到了兒孫回家,卻都在跟手機“親密”,老人肯定會被忽視,年輕人顧著搶紅包,小孩子顧著玩遊戲,而老人們只有呆呆的看著,過年的年味原本是和家裡老人團聚,現如今回來和沒回來卻差不多,年味自然就變淡了。以前過年的傳統也多,講究的也多,現如今許多傳統被遺忘,年輕人也不再將就那麼多規矩,而是變成了玩手機、逛街、看電影、K歌等等,所以年味變淡了。還有就是因為現在已經限制燃放煙花炮竹,雖然燃放煙花炮竹是過年必不可少的活動,但它所造成的環境汙染確實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還是可以理解的。現在有的農村過年還是年味十足的,保持了傳統的風俗習慣,有很多民俗表演,家家戶戶來往也很多。

  • 5 # 愛的故事2011

    我的老家在豫北一個小縣城,說實在的,在我記憶中的年味大致有一下幾個場景:1、臘月23,按我們這的習俗晚上要吃餃子放鞭炮,30多來年都是這樣,以至於工作一年的人們,特別是我自己在臘月23這天只要一聽見鞭炮聲,才真正意識到該過年了,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伴著一路的鞭炮聲,歸心似箭的回家吃餃子。2、大年初一,因為家裡有長輩,我記得那天所有人氣的都特別早,或者也有可能有的人根本就沒有睡,凌晨4、5點鐘,拜年的人就來了,成群結隊,熙熙攘攘,絡繹不絕,祝福,拜年,寒暄,磕頭,壓歲錢,發給小朋友的糖果,核桃,這些畫面我都記得非常清楚。3、我的家鄉有規模很大的廟會,貫穿整個正月。趕廟會,到浮丘山上的碧霞宮,燒香祈福,保佑自己和家人一整年的健康幸福。這就是我關於年味的全部記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俺提一個火爆而敏感的問題,為什麼大家越來越喜歡娶洋媳婦呢?歡迎大家踴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