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合媽媽讀心理
    1、花時間培養孩子認真擺放物品的習慣。

    心理學研究表明:形成穩定的習慣需要持久訓練90天,也就是說,只要能幫助孩子堅持做某件事90天,這件事就會內化為孩子的一種習慣,並伴隨孩子的一生。

    父母需要花時間教孩子如何擺放自己的生活、學習用品,讓孩子學會物歸原處和定期整理。可以和孩子共同製作一個習慣養成表,每天記錄孩子的完成情況。期間,父母不僅要監督孩子、及時糾正提醒、適時表揚孩子,也要允許孩子可以偶爾出現懈怠的情況,一天兩天的放鬆是可以接受的,可以慢但不可以停,至少堅持三個月,習慣自然就養成了。

    2、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

    《孩子 挑戰》一書中提到:利用自然結果讓孩子體驗自己行為的後果,我們就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真實和誠實的機會。使用合理的結果,需要我們轉變思維。我們不能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能強迫,而是要激發他們的健康行為。

    如果孩子某天早晨,因為找不到昨晚的作業而影響了到校的時間,孩子就能體會到遲到的後果。這個時候,父母不能責備孩子:“你看看你,如果你及時整理好作業,不就不會遲到了嗎?”父母沒有權利替孩子承擔責任,也沒有權利替他收拾殘局,這樣說只會把自然結果變成懲罰。

    父母可以平靜地對孩子說:“寶貝,你沒有整理好作業,我也覺得很難過。”對孩子表示同情,能讓孩子意識到整理作業是自己的事情,從而學會承擔責任和後果。

    3、父母以身作則。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每天有許多事情要做,能把孩子照顧好就不錯了,家裡亂點也沒關係,等孩子長大了,再講究不遲。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人的習慣養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經年累月的點滴薰陶,有些壞習慣一旦養成,便難以戒除。

    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事條理有序、有章有法,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整潔的家庭環境。就算孩子剛開始做不到,也要相信潛移默化的力量,父母的言行,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內心形成一個權衡和大方向。

    俗話說:“播種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觀察一下我們身邊的成功人士便不難發現,他們大都擁有條理、自律的好習慣,說話做事有條不紊,生活有品質、工作有效率。這些良好的素養都離不開他們早期的家庭成長環境,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讓孩子養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成小疙瘩狀,前一天吃柿子了,會不會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