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17914773854

    極右派就是右翼勢力,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2樓,左翼貌似相反吧) 在中國,這種人叫憤青。在美國,叫鷹派,在日本,其成分劃分就有些複雜了。 常見種類如下: 1、黑社會性質的強硬勢力(日本的黑社會是合法存在的) 2、法西斯或軍國主義(所謂的大和至上) 以上區別較小,但前者相對較為溫和,而後者以種族論或和國論為主(和中國某些憤青很雷同) 再然後就是其主要勢力組織,我所知道的有六個 一、歷史研究委員會 二、“終戰50週年國會議員聯盟” 三、“正確傳授歷史國會議員聯盟” 四、“終戰50週年國民委員會” 五、保衛日本國民會議 六、日本會議 對日本本土而言,還有一個泯滅的曾經的極右勢力,就是赤軍,或者叫日本赤匪比較合適。該組織在日本掀起親共活動失敗後,逃亡阿拉伯,現在主要以阿拉伯赤軍為主,與另兩隻赤軍聞名天下,義大利紅衫軍(紅色旅)、北愛爾蘭共和軍。 從中國角度來看,主要的日本右翼勢力只有軍國主義殘留分子和新法西斯分子兩種。

  • 2 # 快樂與我同行9

    「左翼」和「右翼」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不存在單獨的「左翼」或「右翼」,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左派」和「右派」也一樣,兩者是一個盾的兩面。近代日本首先誕生了現在所說的左翼或左派(以下統稱左翼,右翼和右派也統稱右翼),其後接著產生了右翼。在大正時代初期到昭和時代初期(1910年代到1920年代),馬克思主義學說強烈地感召了日本的學生及其青年人,在它的反作用下,軍隊中的青年將校和民間也產生出強烈的皇室中心主義和右翼性的革命思想。而在此以前,日本不存在今天我們所說的左翼和右翼。江戶時代的日本是封建主義體制,由大名為首的藩國組成了國家。圍繞藩國內部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存在保守穩健和改革急進的黨派。可是到了19世紀中期,1853年美國將軍佩裡率軍艦來到日本後,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放棄了閉關自守體制,與西洋各國簽訂條約進行談判。在擔心日本被殖民地化的恐怖心態下,產生了攘夷思想,樹立以天皇為中心的強力中央集權國家的嘗試(打倒幕府運動)也開始抬頭。這時優先忠誠於天皇,還是優先忠誠於藩主,成為區分保守穩健派與改革急進派的分水嶺。優先忠誠藩主,支援幕府,支援封建體制的人是保守穩健派;而優先忠誠天皇皇室,打倒幕府,支援樹立中央集權體制的人是改革急進派。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保守、維持現狀、忠誠藩主的一派為右翼;急進、革命、忠誠天皇的一派為左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超級網劇《穿越火線》第十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