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儒佳123
-
2 # 使用者3296806220335
鞍鐙 [ ān dèng ]
釋義:前面有人吆喝開路,後面有人圍著保護。舊時形容官員出行,隨從的人很多。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想為官的前呼後擁,衣輕乘肥,有多少榮耀!“
譯文:聯想到做官的人出行前面有人開路後面有人保護,衣服穿得輕薄出行的馬車裝備眾多,這得有多麼地光榮。
擴充套件資料
馬鞍和馬鐙的發明
漢代是中國古代歷史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漢朝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於其強有力能征善戰的騎兵部隊。而對於騎兵來講非常重要的馬具。馬鞍和馬鐙是全套馬具中繼馬嚼和韁繩之後最重要的發明。
馬鞍和馬鐙這兩項對騎兵來講至關重要的發明,在兩漢時代應該是已經投入應用的。正是它們使匈奴成為草原霸主,也正是它們推動了漢帝國在政治、軍事上的大幅度擴張,為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穩固帝國的政治和文化影響擴散到北亞和中亞奠定了基礎。相信隨著漢代考古的進一步發展,兩漢時期的馬鞍和馬鐙最終會揭開它們朦朧的面紗。
拼音: ān dèng
內容: 前面有人吆喝開路,後面有人圍著保護。舊時形容官員出行,隨從的人很多。
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想為官的前呼後擁,衣輕乘肥,有多少榮耀!"
1、很快,四位少俠各挑選一匹健馬,配齊鞍鐙嚼環,飛馬揚鞭向前疾騁而去,大道上頓時捲起一溜煙塵。
2、沒有情感的理智,是無光彩的金塊,而無理智的情感,是無鞍鐙的Mustang。郁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