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人14影人
-
2 # 一笑貫長天
對於高階書法來說,沒有個性就是平庸的代名詞。
米芾就是一個最鮮明的例子,為了突出個性甚至是讓自己的書法結構產生缺陷,這就是大書法家的突破!
有人可能會說,那可能是米芾本身的寫字就存在缺陷啊?有這樣想法的人可以看一看米芾早期作品的《方圓庵記》,中規中矩,飄逸灑脫,晉人風韻十足,堪稱佳品,但是,米芾沒有滿足於此,而是劍走偏鋒,把自己的書法提至險絕的巔峰,可是這一提使得他的字在右下方產生了缺陷!是缺陷!還是書法之美呢?
而正是這一缺陷使得米芾贏得大書法家的稱譽,是歷史少有企及的稱譽!
這就是個性魅力!
-
3 # 名恩V
從藝術理論存在觀來看,任何藝術形式的存在都是在共性中體現出鮮明的個性,書法當然也是如此。毫無個性的書法,就是你學王學顏,即使學得再神似,再如何登堂入室,也只不過是奴書而已。
這就提醒警告告我們,師古的結果和目的,始終是要化古為我,以古為新,在變通融匯中寫出個人面目。
晚唐書法家釋亞棲《論書》說:“凡書,通即變。王變白雲體,歐變右軍體,柳變歐陽體,永禪師、褚遂良、顏真卿、李邕、虞世南等,並得書中法,後皆自變其體,以傳後世,俱得垂名。若執法不變,縱能入石三分,亦被號為奴書,終非自立之體。是書家大要。”這說明在完成基本功的修為之後,墨守成法是學習書法的大忌。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曾經師法過王羲之,到頭來都跳出了王羲之的框架而自立面目。如果他們各個墨守成法,都一味“執法不變”,書法史上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都將不復相見?同理,“宋四家”如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他們幾乎也都學過顏真卿,但卻又都能夠變化出新,自成面目,只不過可惜的是蔡襄,入古多了點,個性少了一點,因此後人評價宋朝四家,蘇、黃、米的地位要遠遠高於蔡襄,並不是毫無道理的。
在說另外一個問題,書法的意境,作為書法的一個重要內涵,意境由書法創作的筆墨點畫、佈局謀篇而來。
“意境”,顧名思義,就是意蘊和境界,這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由客觀描繪的具象和主觀感情的抽象彼此激盪所生髮出來的一種藝術境界。
講到底,書法之美體現在文字之美,筆墨之美,線條之美,個性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多個方面,而意境之美就是這些組成書法總體之美中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裡這樣說:鍾繇書如雲鵠遊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又說:“蕭思話書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索靖書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這裡的不少地方,就已經有涉及意境理論的味道。
然而宋朝米芾《海岳名言》卻認為:“歷觀前賢論書,徵引迂遠,比況奇巧,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是何等語?”其實天門鳳闕,龍虎跳臥這些描述書法意象的詞語,正是比況書法字勢雄強、意境闊大之辭,雖不免奇巧或有以謎解謎之嫌,到也確實點中了王羲之書法要妙的穴道。再如清朝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評明朝祝允明書法所說:“希哲(祝允明)狂草,雖雲出自伯高(張旭)、藏真(懷素),而略無遠韻,但可驚諸凡夫。”則指的又是缺少意蘊的遺憾了。
書法的個性和意境是書法的客觀存在,學會欣賞書法的這些知識,不僅僅利於我們提升欣賞水平。欣賞水平的提升更十分對我們學習、研習書法藝術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回覆列表
人生下來,都帶著個性。
作為一個搞藝術的人,個性可以造就一切,也會毀掉你。沒有個性的人,成不了大器。就是有個性的人,他喜歡去探討,去追求,去幻想,去創造藝術天堂。兩種不同的性格,就是兩個世界。
有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生出的老鼠只能打洞。的確是有道理。
父親當官,他的兒子自然就進了這個道。
父親做生意。他的兒子不學就是這個圈子的里人,從古到今,這就是現實,不能違背大自然的規律。
所以說呀,基因決定了你的智商高低。你不能怪自巳,也不能任何人,要怪就怪你祖宗墳沒有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