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毅而三思吳六奇

    不是。《呂氏春秋·君守》中提到:“君民孤、寡,而不可障壅。”,說的是君民之間的問題。後來盧植的弟子,司空掾高誘註疏說:“孤、寡,人君之謙稱也。”

    而說到謙稱,就是“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見《道德經》)。所以在這裡看,是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與變音、諧音沒什麼關係。

    只不過,關於孤寡不穀的解釋,目前我個人比較難以判斷的有兩種說法,分別是:

    “孤寡不穀,諸侯謙稱。孤雲孤獨,寡雲少德,不穀不善也。”

    “孤寡不轂,不詳之名也。”

    雖然大致意思相似,但就區分上,總覺得後者像是在說當了王侯之後,就是孤身寡人,無父何怙的意思……畢竟他爹不死當不了王侯,這麼看似乎也對,也符合《道德經》裡的“人之所惡”……(也可能本來就是兩種意思也不一定,但總之肯定不是變音。)

    附《道德經》部分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