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民雞湯
-
2 # Lisashan
基本上都買了房子,工作收入穩定,己經結婚生子,老家的父母過來幫忙帶孩子,家鄉沒有老人的可能幾年都不會回去一趟~
畢業已經落了戶的日常生活和本地人區別不大(北京也不是所有原住民都是拆遷戶,即使拆遷戶,很多拆遷前房屋面積很小的,補償款也就剛夠買套自住房)。
早年沒落戶但這麼多年工作收入穩定的的已經或正在積分落戶。
還有一些落戶無望的,在天津買房子落戶,或者收入不錯的,計劃送孩子出國留學。
以上~
堅持下來的基本上都有了穩定的生活。
-
3 # 佬佐
北京十年,一種是上進努力的。想留在北京,基本都交了首付,或者在天津買了房子。還有就是一種人,不上不下,麻木,想回老家又不知道,回去能幹什麼;重要的一點,心裡無形中把自己當做了“北京人”,雖然還是飄,但心裡已經看不上小地方了
-
4 # 劉素麗Vlgo
說一下自己吧!北漂10年,隨你不如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參加工作就在北京買房。我09年畢業留在北京15年買的房子,雖然在郊區但也很滿足中間的辛酸也只有自己知道,18年離職創業有自己的美容院和自己的加盟商,生活也算穩定。在這裡說一下不是炫富,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決定留在現在工作的城市一定要堅持,再有就是一定要在有時間有精力的時候給自己充充電,為自己以後做好基礎和打算謝謝!
-
5 # 北漂拍客紀錄片
1.有的已經很牛逼了在北京買房買車北京戶口 2有的已經回家了在北京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 3有的扔在北京飄著在工廠做著生產線的工人(還有其他工作人員)4有的已經在北京無力生活,吃喝拉啥都在橋洞下解決,有的在公園裡。 北京是個繁華熱鬧的大都市每個人都想在那裡想擁有一席之地,往往卻被現實打敗生活給我們交一盆涼水,這裡有著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你真想擁有自己的天地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能力和才華
-
6 # 新媒體聯合會
88年,密雲人,2011年大學畢業後來北京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國內某大型風機發電機制造公司的售前技術支援,月薪4000。因為公司業績下滑,只做了兩個月就被裁了。
然後火速找了一家公司去上班,記得剛來公司第一個月發到手的工資是1003,當時心裡蛋疼無比,因為不想再出來找工作,所以堅持了下來。然後就是一直上班啊上班,工資每年漲那麼一點。然後2016年樓市火爆,稀裡糊塗在順義買了一套商住,買完之後看住宅一個勁的猛漲,自己買的卻不漲反跌,心裡難受了好久,到目前現在這套房大約虧了30萬。
然後2020年,看北京房價調整了好幾年,疫情形勢不是很明朗,果斷出手,在昌平買了套住宅。
現在以家庭組合在排電車號,估計今年五月就能排到了,到時給我媳婦買個六七萬的小電車開。
現在我馬上35歲,自己月收入三四萬吧,月收入主要由以下幾部分:
一、工資,每月到手差不多一萬五。
二、房租,昌平一套住宅加順義一套商住加三環一個單間,每月一萬零二百
三、賣遊戲道具,每月500左右
四、順風車,早上15晚上15,一個月600左右
五、閃送,平時下班之後送三四個小時,150左右,週末每天300左右,一個月差不多五千。
六、醫保存摺,我的加我爸的加我媳婦的,七百左右
這樣全部算下來四萬多塊錢吧,在北京一般水平,屬於貧民,勉強度日,但是我對自己的生活還是挺滿意的。
編輯
搜尋
社保15年後每月拿多少
順義未來最好的地段
北京順義區是富人區嗎
昌平18萬小院出售
35歲改行的5個職業
-
7 # 居思平247
本人北漂二十年,酸酸苦辣什麼滋味都享受到了,見證了兩會(亞運會、奧運會),給北漂作出了巨大貢獻,錯過了很多機會,只能說一般般。
-
8 # 老頭兒四十
我來北京20年了。
從20多歲到40多歲,整整20年的時間放在了這個城市。
他鄉是故鄉幾乎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性,所以無論走到哪裡,遇到什麼人,我總是習慣性的問一句,“你是哪裡人?”人們在家鄉以外努力的創造著新的家,遠離父母兄弟成了常態,固守家鄉的成了少數人。家鄉逐漸模糊,似乎只有春節的時候,遙遠的家鄉才會偶爾清晰。
很多人與我同期來京的人,今天看起來風光無限的背後,是陰暗潮溼的地下室,是起早貪黑的奔忙,是飢腸轆轆卻捨不得買一個肉夾饃的窘迫,也是半夜被二房東趕出租住地的無助,但是無論多麼難,大家都在堅守,擦擦眼淚,還得笑對生活。
很多選擇並不清晰,而是陰差陽錯,或者小因成大果,往往無心之舉,就改變了原本的走向。很多人與我一樣,對為什麼會在北京呆這麼久,在當初並沒有預期,只是一步步的就離不開這裡。我也曾無數次的想過離開,但卻不知道去哪裡,四海為家幾乎成了一代人的宿命。
北漂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多數人無背景、無助力、無支撐,只是單純的想逃離家鄉,改變命運,甚至秉承著“我不是富二代,但我的孩子必須是富二代”這樣世俗卻不易實現的目標,努力奮鬥著,如果一代人的努力可以改變著幾代人的命運,那為什麼不去努力呢?
於是不管有多難多累,大家都在堅持熬著,心甘情願的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忍受著背井離鄉的孤單和惶恐,孤軍奮戰在這個慾望都市中。
20年前的北京與現在有天壤之別,沒有現代化的交通設施,也沒有俯首可得的現代化交流方式,出門靠一張北京地圖,一點點查詢乘車路線、換乘方式。馬路上奔跑的計程車大多數還是天津大發與夏利,富康已經是比較高檔的選擇,人們打車都要遠遠的看看是不是夏利,因為富康太貴,起步價就得一塊六,於是省吃儉用買個二手沒人偷的腳踏車都成了夢想。
手機還是個奢侈品,即便有手機,人們也捨不得用,畢竟雙向收費的通話價格並不低。沒手機的人全靠寫信,稍微好一些的,還能有個BP機,路邊的IC卡和公共電話亭以及郵筒才是溝通的主流方式,與家的距離不僅僅是天山萬水,有時候還意味著音訊全無。
那時候在北京最重要的不是先找一份工作,而是先辦一張暫住證,到昌平篩沙子幾乎是每個北漂最害怕的事,不是因為怕受累,而是因為要遣返。那時候大家見面談的最多的就是,你的暫住證辦了嗎?甚至當年有個笑話,說濟南某公司的人到北京出差,結果事情還沒辦完,就被遣返回了濟南,因為沒有暫住證。
那時候找工作靠《手遞手》、《北京晚報》、《北京人才市場報》獲取資訊,或者直接看貼在電線杆上的招聘廣告。北京門檻最低,數量最多的公司永遠是貿易公司、廣告公司、培訓公司。而木樨園、大紅門才是真正繁華的商業區,在海淀的海龍大廈攢電腦才是最具現代感的工作,中關村馬路邊上最多的是抱著孩子的婦女大膽的追問著“發票、光碟、腳踏車,刻章、辦證還有日韓、歐美大片要不要?”
那時候吃飯很便宜,遍地開花的成都小吃,撐起來北京便民餐飲的大半壁江山,偶爾吹過一陣土家燒餅的風,也抵不過人們對蓋澆飯的熱情。一個肉夾饃只要一塊五,再加五毛錢一絲肥肉都沒有,麥當勞、肯德基還是很多人眼裡的西餐廳,西單的路邊到處是真維斯、美特斯邦威和以純。老人頭、皮爾卡丹已經是奢侈品。發了一個月的工資,站在西單路口望望絡繹不絕的人群,什麼都捨不得買也會覺得興奮。
那時候的人很單純,每個人聊起未來,眼裡都有光。國家圖書館每天人來人往,辦公室的中午休息時間大家都在讀書學習,自考才是最時髦的事情。週末雖然只有一天休息日,但是沒有人休息,要麼在努力工作,要麼在參加培訓班的路上。大家想的是提升本領,踏踏實實賺錢,而不是做個網紅。
一眨眼,這些都成了過去。
20年來步履不停,我卻不知道頤和園什麼樣,圓明園門口在哪,更不知道長城到底有多雄偉,也不知道白雲觀裡的香火有多麼旺盛。但是卻見證了這個城市的變遷,目睹了房價一路攀升到20年前不敢想象的地步,眼瞅著大街上的車流從夏利、Jetta、桑塔納變成了賓士、奧迪、保時捷,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部電話可以實現音影片同步。
20年,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年,每個人也都在改變著。可是他鄉永遠是他鄉,不會是家鄉。20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曆程,我們會變老,孩子會長大,唯一不變的可能就剩下繼續追逐尚未實現的夢想了,我的夢想,只是想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焦慮、不惶恐。
真的是年紀大了,跟現在的年輕人代溝原來越深,越來越無法理解他們的所思所為。新一代北漂們有著更好的生存環境,有著我們無法比擬的優越條件,但是非常多的年輕人身上卻看不到青春該有的拼搏和奮鬥。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時代,當我不理解下一代的時候,說明我過時了。
一段光陰的結束,意味著又一段光陰的開始。
一直在路上,從沒停歇,希望有一天,可以虛度光陰,原地踏步。
-
9 # 守護者順哥
2007年來北京 讀大學,至今已過13年。
2011年畢業,開啟租房工作的漫漫長路。從房山到朝陽再到順義。工作地點變動後 租房也跟著變動,估計有七八個地方。每次搬家搬的頭都大了!北漂都懂搬家的痛!
2013年跟大學初戀同學結婚,近乎裸婚!
2014年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
2016年有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
10 # 畢小寶
2020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結束12年,畢業的第10年,北漂的第10年,我回老家了。沒有多期盼,也沒有多傷感,只是時間到了,該走就走了。
前後分批寄送了十一個包裹,結束一年搬一次家的飄蕩生活。根據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底層是生存需求,之一就包括住房需求,這麼多年了,一直還在底層需求上掙扎,就只是租房,已經很艱難。沒有天賦,覺悟又晚,只是被時間推搡著往前走……
這張桌子跟我輾轉八年,當初住隔斷屋沒有廚房,一個電磁爐一張桌子,就解決了吃飯問題。一間三居室,群租五六戶,陽臺、廚房、客廳都被二房東弄成房間。箇中心酸,非親身經歷,是無法體會其中滋味的……
十年北漂路,幾把心酸淚。一年一搬家,北五環,5號線,天通苑,拜拜了,北京!北京笑而不語,走吧走吧,這不是2008年了吶!北京,我漂不動哇!從此,少了一個北漂,二線城市多了一個人!
火車在崇山峻嶺之間穿越進入湖北丘陵地帶,窗外山林間,煙霧繚繞,鬱鬱蔥蔥,一派盛夏的繁榮。我想起了李白的朝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穿越千年的古人智慧能延續至今,真的太神奇了,短短7個字就能形容人歸鄉的那種急切。
火車所經之處都是鄉野,遠離城市的地方,但是生活的炊煙也在繼續。
是的,只是換個地方生活而已。
回覆列表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很少能遇到一個好的單位,所以只能頻繁的換工作,年齡到了時間久了,只能過悽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