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貞觀防務
-
2 # 梁無忌
固體導彈是指以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的導彈。固體導彈的分類
按射程的遠近可分為:近程(<1000km)、中程(<8000km)、遠端洲際導彈(>8000km);按飛行彈道可分為: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按攻擊活動目標的型別可分為: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反飛機導彈、反彈道導彈導彈、反衛星導彈等;按作戰使用可分為:打擊戰略目標的戰略導彈和打擊戰役戰術目標的戰術導彈;按發射點與目標位置分為:潛艦導彈 空艦導彈 空空導彈 地空導彈 艦空導彈 地地導彈 艦地導彈 空地導彈 潛地導彈 岸艦導彈 艦艦導彈。
固體導彈的火箭發動機結構簡單,推進劑貯存在燃燒室常備待用 ,能適應自旋狀態下工作,失重狀態下點火容易,地面裝置較少。因此,維護使用方便,發射準備時間較短,便於攜載和機動,被各國廣泛採用。
△使用固體動力的“白楊”洲際導彈
固體導彈是70年代後期迅速發展起來的導彈寵兒。它是在液體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總結了液體導彈多年來的發展經驗,繼承了液體導彈的優點與長處,發展了液體導彈的可取之處,在諸多方面與液體導彈有相似之處,它針對液體導彈的明顯不足作了較大改進。但是,液體導彈與固體導彈有根本的區別,技術上、效能上有較大的飛躍,發生了質的變化。
固體導彈按射程分類可分為洲際導彈、遠端導彈、中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國外習慣上把射程在4500~12000 公里以上的導彈劃為洲際導彈,射程在2500 ~8000 公里的導彈劃為遠端導彈,射程在2000~5000公里的導彈劃為中程導彈, 射程在800~3000 公里的導彈劃為近程導彈,射程在800公里以內的導彈劃為戰術導彈。
△使用固體動力的中國C-801反艦導彈
按作戰用途可分為:地地戰略導彈,如美國的“民兵”Ⅲ、MX導彈,蘇俄的SS-16、SS-20、SS-24、SS-25導彈。潛地戰略導彈,如美軍“海神”C-3、“三叉戟”IC-4、“北極星”導彈,蘇聯的SS-N-17、SS-N-18導彈,法國的M-20導彈。巡航戰略導彈,其中空射巡航導彈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陸射巡航導彈為渦輪風扇加固體助推器,“戰斧”巡航導彈採用渦扇固體助推器。地地戰術導彈,如美國“潘興”Ⅱ,蘇聯的SS-14、SS-15導彈,法國的S-2、S-3型。空空戰術導彈,如美國的“麻雀”、“響尾蛇”、“不死鳥”導彈。地空戰術導彈,如美國的“愛國者”、法國西德聯合生產的“羅蘭特”導彈。反彈道導彈,如蘇聯的ABM-1C “橡皮套鞋”,美國的“衛兵”/“短跑”、“騎兵”/“斯巴達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