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指出,《溪鰻》寫的是性,林斤瀾的好友、老作家汪曾祺也曾說過:《溪鰻》這篇小說裡同時存在兩個主題:性主題和道德主題,這頗有道理。但直觀看去看不出來,因為作者始終採取一種隱喻、象徵的手法,寫得隱晦而頗具詩意與美的聯想。其實這種手法古已有之。聞一多早就著文指出:中國從《詩經》到現代民歌裡的“魚”都是“庾辭”。寫性也是在寫人生,那個鎮長雖然有過一段“二十多歲、氣色紅潤”的輝煌歷史,然而最終癱瘓了,說的是他性的枯萎,同時也暗指他所代表的那段歷史、那種人生已經枯萎。相反,溪鰻自始至終都具有蓬勃的朝氣與生命力。以前且不說,現在五十多歲了,“說作三十歲也可以。”她所代表的,又是另一種生命,一種令人讚美的生命,似乎永不枯竭。值得分析的是溪鰻最後將癱瘓的鎮長接回家養著伺候著,這就牽扯到汪曾祺說的那個“道德主題”了。汪曾祺說:“這是一種心甘情願也心安理得的犧牲,一種東方式的道德的自我完成。既是高貴的,又是悲劇性的……性和道德的關係,這是一個既複雜而又深邃的問題,還很少有作家碰過。”然而,就這兩個主題來說,作者也僅只是“碰”了,自然寫得含含糊糊、朦朦朧朧,因為他也沒想清楚,要和讀者一起想。歸根結底,想想“魚非魚”店名的緣起——白居易那首名詩:“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不是把整篇小說都概括了嗎?“魚非魚”也正是“花非花,霧非霧”啊!
(穆言)
有評論指出,《溪鰻》寫的是性,林斤瀾的好友、老作家汪曾祺也曾說過:《溪鰻》這篇小說裡同時存在兩個主題:性主題和道德主題,這頗有道理。但直觀看去看不出來,因為作者始終採取一種隱喻、象徵的手法,寫得隱晦而頗具詩意與美的聯想。其實這種手法古已有之。聞一多早就著文指出:中國從《詩經》到現代民歌裡的“魚”都是“庾辭”。寫性也是在寫人生,那個鎮長雖然有過一段“二十多歲、氣色紅潤”的輝煌歷史,然而最終癱瘓了,說的是他性的枯萎,同時也暗指他所代表的那段歷史、那種人生已經枯萎。相反,溪鰻自始至終都具有蓬勃的朝氣與生命力。以前且不說,現在五十多歲了,“說作三十歲也可以。”她所代表的,又是另一種生命,一種令人讚美的生命,似乎永不枯竭。值得分析的是溪鰻最後將癱瘓的鎮長接回家養著伺候著,這就牽扯到汪曾祺說的那個“道德主題”了。汪曾祺說:“這是一種心甘情願也心安理得的犧牲,一種東方式的道德的自我完成。既是高貴的,又是悲劇性的……性和道德的關係,這是一個既複雜而又深邃的問題,還很少有作家碰過。”然而,就這兩個主題來說,作者也僅只是“碰”了,自然寫得含含糊糊、朦朦朧朧,因為他也沒想清楚,要和讀者一起想。歸根結底,想想“魚非魚”店名的緣起——白居易那首名詩:“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不是把整篇小說都概括了嗎?“魚非魚”也正是“花非花,霧非霧”啊!
(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