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師”這一體制於三十年代初在紅軍中實行。它在二戰中成功地挽救了蘇聯。直到今天這一體制仍然被採用。這一能使蘇聯迅速擴大其兵力的體制,其過程非常簡單可靠,並且不消耗任何物資資源。採用“第二軍隊”的制度不僅限於陸軍。空降兵、邊防軍、海軍陸戰隊、國土防空軍等也採用這種制度,此外在前蘇聯空軍裡也採用了這一制度。
回覆列表
-
1 # 硬體電路設計小小何
-
2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大概就是預備役這種部隊,將部隊的架子和班子建立起來,在擴充時有已經準備好的軍隊機構領導,這是對蘇聯低素質軍隊管理體系的一種補充,美國採用士官制度,平時軍隊裡士官多兵少,在戰時可以迅速擴大軍隊規模,由良好訓練計程車官帶新兵訓練,一年多就可以練出一支能戰雄兵出來。二戰時,美軍這種動員機制配合美軍的科學管理和經驗積累,與德軍作戰一段時間後,美國軍隊終於可以在北非和歐洲戰場與德軍的精銳對戰,按照隆美爾的說法就是,美國軍隊成長速度讓他驚訝,一兩個月之前還被德軍痛宰,以至於德華人嘲笑美華人是一幫養尊處優的少爺羔子,羅斯福這些人也擔心的討論美國的小夥子們是否還能打仗,而過了幾個月,美國軍隊居然可以跟德軍抗衡了。美華人有錢有物資也就罷了,居然可以作戰,這個不能不感謝美國的彈性軍事制度,這個也最後導致美國計程車官制度成了國際軍隊管理的通行做法,比蘇聯的那種架子師戰鬥力更強也更符合古代凱撒麾下征服羅馬世界的軍團的管理方式。
首先,蘇聯實行的是戰時斯大林體制。一切以打勝仗為基本準則。
那麼看不見的師也是為了在戰時隨時拉起一直軍隊應對敵軍。這些都是預備役之類的軍官。
第二,蘇聯吸取了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在德國大規模進攻蘇聯之際,蘇聯很多軍官由於肅反運動被冤枉槍斃。
導致蘇聯被德國軍事進攻時,損失大量軍隊,很多人死亡。這些看不見的師會有大批軍官可以臨時徵調實用,即使軍隊指揮人才大量死亡時也可以大規模補充,而不會導致無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