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99156230025

    物理療法可促進氣血執行,舒筋通絡,減輕疼痛。常用的物理療法如下。 (1)離子匯入。乾薑、桂枝、赤芍、當歸各2g,羌活、葛根、川芎、海桐皮、薑黃、乳香各1g,裝入25cm×15cm 的袋中,縫合置蒸鍋內加熱至氣透出布袋,取出稍降溫至40℃~ 42℃,熱敷患處加直流電匯入。 (2)紅外線照射。腫痛部位照射,每日1 次,每次15 ~ 20 分鐘。 (3)蠟療。將蠟袋加溫軟化後,置於患處,每日1 次,每次15 ~ 20 分鐘。 (4)按摩療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輕輕按摩,使患部肌肉鬆弛,氣血暢行;繼用點、按、捏、拿手法,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目的;最後用搖、滾、揉手法,作善後處理。每次30 ~ 50 分鐘,2 ~ 3 天1 次。 以上療法可單獨實施,也可相互結合。如燻洗後加按摩或理療,紅外線照射後加外敷等。進行各種輔助療法時,應加註意。採用熱療時,如燻洗、蠟療不要燙傷面板;外敷藥有不少對面板刺激性較大,應每日或及時更換,不可久敷;按摩時切忌用猛力、暴力,以免造成骨折等。

  • 2 # 使用者9364575890814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藥物區域性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散寒祛溼,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

    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 ~ 5 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 ~ 10 分鐘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 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 ~ 4 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 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藥液,用毛巾浸透,溼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後,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區域性。已被製成外用熨劑成藥。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培根肉是什麼肉,為什麼叫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