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是朱權,不是朱桂。朱桂是代王,寧王同父異母的哥哥!
朱權(1378年-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自幼體貌魁偉,聰明好學,人稱"賢王奇士"。朱元璋為防禦蒙古,將朱權分封為河北會州(今熱河平泉縣南),稱寧王,與燕王朱棣等王子節制沿邊兵馬。
洪武三十一年(1983年),朱元璋死,皇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次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進軍南京,發動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起兵前,曾脅迫朱權出兵相助,並許以攻下南京後,與他分天下而治。經過四年戰爭,朱棣打敗建文帝,奪取了政權,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朱棣即位後,非但隻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還將朱權從河北徙遷至江西南昌,盡奪其兵權。朱權遭此巨創深痛,即求清靜和韜晦,於南昌郊外構築精廬,寄情於戲曲、遊娛、著述、釋道,多與文人學士往來,自號臞仙,又號大明奇士,涵虛子、丹丘先生。朱權晚年信奉道教,耽樂清虛,悉心茶道,將飲茶經驗和體會寫成了一卷對中國茶文化頗具貢獻的《茶譜》。
明代寧獻王朱權所制“中和”琴,是歷史上有所記載的曠世寶琴飛瀑連珠,被稱為明代第一琴。古琴飛瀑連珠為明代四王琴之首(明代四王琴按其順序和年代的排列應為:寧、衡、益、潞,傳世寧王琴海內僅此一張,為寧王琴孤品),為明寧獻王朱權親制,到現在已有500多年。
制琴人“雲庵道人”便是明寧獻王朱權的別號,此人多才多藝,是明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琴學大師。他除完成了許多戲曲、歷史論著之外,還廣集古代琴曲,加以解說,著成《神奇秘譜》和《太和正音譜》。他還精心制琴,並流傳後世。
明正統七年(1442),朱權在(今南昌市石埠鄉)自建生墳,屢往遊覽。
墓前原有南極長生宮,前有南極殿,左有泰元殿和沖霄樓,右有旋璣殿和凌江樓。宮前有醉仙亭和一對6。9米高的八稜形華表,上刻道家符篆。宮後墓室隱於山中。墓室系採用青磚砌成卷拱結構,全長31。7米,寬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後室四部分。
前室用自來石頂住,二門無自來石。中室之後,有卷門通後室。後牆正中有一壁龕,兩旁用紅石作八稜柱,柱下有礎,礎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援出簷。由於朱權晚年學道,道AVANCIER袍入殮,口含一枚金錢,體壓大小金錢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隨葬品,有金、銀、銅、錫、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宮博物院收藏,餘者藏江西省博物館內。
朱桂
1374-1446,安徽鳳陽人,明太祖第十三子,初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封代王。是年就藩大同府。在王位五十五年,壽七十三,於正統十一年(1446)薨。諡號簡王。
寧王是朱權,不是朱桂。朱桂是代王,寧王同父異母的哥哥!
朱權(1378年-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自幼體貌魁偉,聰明好學,人稱"賢王奇士"。朱元璋為防禦蒙古,將朱權分封為河北會州(今熱河平泉縣南),稱寧王,與燕王朱棣等王子節制沿邊兵馬。
洪武三十一年(1983年),朱元璋死,皇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次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進軍南京,發動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起兵前,曾脅迫朱權出兵相助,並許以攻下南京後,與他分天下而治。經過四年戰爭,朱棣打敗建文帝,奪取了政權,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朱棣即位後,非但隻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還將朱權從河北徙遷至江西南昌,盡奪其兵權。朱權遭此巨創深痛,即求清靜和韜晦,於南昌郊外構築精廬,寄情於戲曲、遊娛、著述、釋道,多與文人學士往來,自號臞仙,又號大明奇士,涵虛子、丹丘先生。朱權晚年信奉道教,耽樂清虛,悉心茶道,將飲茶經驗和體會寫成了一卷對中國茶文化頗具貢獻的《茶譜》。
明代寧獻王朱權所制“中和”琴,是歷史上有所記載的曠世寶琴飛瀑連珠,被稱為明代第一琴。古琴飛瀑連珠為明代四王琴之首(明代四王琴按其順序和年代的排列應為:寧、衡、益、潞,傳世寧王琴海內僅此一張,為寧王琴孤品),為明寧獻王朱權親制,到現在已有500多年。
制琴人“雲庵道人”便是明寧獻王朱權的別號,此人多才多藝,是明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琴學大師。他除完成了許多戲曲、歷史論著之外,還廣集古代琴曲,加以解說,著成《神奇秘譜》和《太和正音譜》。他還精心制琴,並流傳後世。
明正統七年(1442),朱權在(今南昌市石埠鄉)自建生墳,屢往遊覽。
墓前原有南極長生宮,前有南極殿,左有泰元殿和沖霄樓,右有旋璣殿和凌江樓。宮前有醉仙亭和一對6。9米高的八稜形華表,上刻道家符篆。宮後墓室隱於山中。墓室系採用青磚砌成卷拱結構,全長31。7米,寬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後室四部分。
前室用自來石頂住,二門無自來石。中室之後,有卷門通後室。後牆正中有一壁龕,兩旁用紅石作八稜柱,柱下有礎,礎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援出簷。由於朱權晚年學道,道AVANCIER袍入殮,口含一枚金錢,體壓大小金錢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隨葬品,有金、銀、銅、錫、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宮博物院收藏,餘者藏江西省博物館內。
朱桂
1374-1446,安徽鳳陽人,明太祖第十三子,初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封代王。是年就藩大同府。在王位五十五年,壽七十三,於正統十一年(1446)薨。諡號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