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艾談歷史

    西漢自漢武帝以後,由於常年興兵,國內矛盾重重,民生維艱,雖然之後有“昭宣中興”,但依舊改變不了大漢帝國走向衰落的本質。是故,有人說,西漢到了哀平年間,已經民不聊生,所以王莽篡位那是順應民心。誠然,王莽篡漢的時候,天下一片歡騰,後世明代王夫之都感嘆:”莽之篡如是其速也,合天下以奉篡!”

    但是,小艾在這裡要說的是,西漢末期,雖然帝國衰落了,但真的沒那麼差! 據《通典.食貨七》記載 “至孝平元始二年,人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此漢之極盛也。” 這已經遠遠超過了盛唐的資料。章太炎也認為西漢末年家給人足,天下艾安。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得天下的百姓在活的還不錯的情況下這麼躁動的想要換掉皇帝呢?

    這就不得不說當時的社會風氣了,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公羊春秋學派大興,社會各個階層皆受其影響,這個學派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理想派,改革派。舉個簡單的例子,近代的維新變法的指導理論就是從公羊春秋中找出來的。所以當時的知識分子,士大夫階級基本各個都是憤青!一天天的對天下都是各種不滿!

    《春秋公羊傳》不承認自春秋以後的周天子。認為天子不能代天牧民,使百姓安居樂業,就不配稱為天子,受這種思想影響,漢哀帝都曾經尋思著要不要禪位給自己的寵臣董賢了。所以,王莽篡漢在當時是符合輿論,且為當時的道德風氣所能容忍的。

    王莽能順利篡位,是天下士大夫地主階級共同推上去的,他的改革也是為了滿足,天下對他的“期望”。然而他的改革跟維新變法一樣,理論十足,理想十足,卻沒有基本的實踐基礎。這是儒家重空想輕實踐的重要體現,等到他的牛皮吹爆了,沒有達到天下人的要求,於是眾叛親離,天下皆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月22日亞洲盃,澳大利亞VS烏茲別克,你認為哪隊會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