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史圖鑑
-
2 # 匹_夫72671596
我就是一個小老百姓,正點錢養家,也沒去過法國,說白了沒錢也沒精力去,法國有名建築我都是在電視上看到的,我也不太喜歡法國,也不怎麼了解,中國的五千年曆史,還有中國的古建築我還沒有了解全那,更何況法國那!如果法國要跟中國比的話,在我心裡法國不值得我去了解他們的建築怎樣,也沒有興趣去喜歡法國的建築,但我很喜歡中國建築,比如塔,長城,故宮,古橋,都很歷史和技術值得我去認識,最後再說一下,我本職是廚師,法餐就是在燒錢沒有什麼,中餐是最完美的,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謝謝
-
3 # 貓圖怪談
我最喜歡凱旋門。這是一座充滿法蘭西雄風的建築物,借鑑了羅馬時代的凱旋門設計,不管是近看還是遠看都別具風味。凱旋門最早是在1805年開始修建的。當時已經登基的拿破崙為了紀念自己帶兵擊敗了俄奧聯軍,主持建造了這座當時被稱為“雄獅凱旋門”的建築,提振國威。這就是為了向那些討厭的對手示威,表現自己是一個像古羅馬那些英雄將領一樣可以接受凱旋儀式的大人物。但是因為建造凱旋門的同時,法國還在多線戰場上和各國軍隊交戰,所以這座門的修建活動總是沒有後連續性。修修停停的工程就一直拖到了拿破崙從俄國敗退和滑鐵盧大敗之後。凱旋門在拿破崙的時代其實一直都沒有完成,僅僅只是做出了一些框架。後來波旁王朝復辟期間,這座凱旋門作為篡位者拿破崙的紀念建築當然就更加不能留著了。一直到了1836年,凱旋門才終於算是竣工了。後來的巴黎市政規劃就是圍繞著建成的凱旋門搞的。巴黎最重要的12條大街圍繞著凱旋門向外輻射,像日輪一樣。這似乎是為了紀念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鼎盛國力。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84階,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蹟的圖片和法國的各種勳章、獎章。另外,還有兩間配有法語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臺,從這裡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
4 # 巴黎八卦資訊
法國是一個以文化藝術著名的國家,它的有名的建築也不在少數。對於我而言,在眾多構思奇妙,文化底蘊豐富的建築中,我最喜歡巴黎聖母院,它處於法國的中心點,融合了古典及現代的建築特色,更漸漸成為法國的宗教、藝術及旅遊中心。巴黎聖母院在法華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它已經成為巴黎的一個標誌。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最莊嚴、最完美、最富麗堂皇的典型傑作。建造全部採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築莊嚴和諧。
巴黎聖母院的內部並排著兩列長柱子,柱子高達24米,直通屋頂。兩列柱子距離不到16米,而屋頂卻高35米,從而形成狹窄而高聳的空間,給人以向天國靠近的幻覺。主殿四周,連拱廊上方是一帶雙層窗戶的走廊,在它之上是大窗子,透過這些窗子,一束束Sunny寧靜地射進堂內。站在裡面內心只有寧靜。
幾個世紀以來,巴黎聖母院一直是紀念法國宗教、政治和民眾生活中重大事件和舉行典禮儀式的重要場所。在法華人心目中,巴黎聖母院是一塊聖地,每逢星期日,成千上萬的信徒都要來這裡做彌撒。這裡有著名作曲家演奏的作品和莊重的宗教音樂,不知吸引了多少遊人和宗教信徒。
教堂內部極為安靜肅穆。當我們進去參觀時,我們肯定會為它的宏偉氣勢所震驚。規整的線條,高高的拱頂在幽暗的光線下隱隱發光,加上宗教的遐想,讓我們覺得上面就是天堂。我雖然不信教,可是來到這裡心中竟也奇妙地瞬間安靜下來。如果讓我推薦去法國必去的旅遊景點,這裡一定是第一個。
-
5 # 胡哲
在法國晃悠過十幾天,對建築的整體感受是:法式建築有歐洲國家建築普遍具有的古典、規整、貴氣的特點,但又比像英國的建築多了一些活潑和俏皮,不管多宏大的建築都不給人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疏離感,好像天然與周遭的人群、樹木和諧統一,沒有格格不入的勉強。凱旋門、埃菲爾、凡爾賽這些我就不贅述了,已經被很多人用新古典主義之類的專業理論分析過了,我只說最表面的直觀感受。
印象比較深的是去法國南部的尼斯,一個離戛納不遠的充滿地中海風情的小城,具體說是位於位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憑藉其優美的海岸線每年吸引著大批遊客,據說是歐洲最具魅力的黃金海岸。除了海邊,尼斯這座小城本身也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比如老城區和港口,還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和教堂。很喜歡小城內的建築風格,房子大都是奶白色、米色或淡綠色等清雅的顏色,配上這裡溫暖的氣候和隨處可見的棕櫚樹真是再好不過。從女生的角度看建築往往注意到的是細節,外觀是否恢宏不那麼重要,重要的細節是否抓人。法國南部的民居有一個特色是 “蕾絲陽臺“, 就是每家每戶都會有一個突出在外或圓弧形或方形的小陽臺,陽臺的護欄都是鏤空雕花的,顏色上大都和房子的主色調相差很大,所以遠遠看去,像一塊塊立體蕾絲鑲嵌在房子上。,法式建築細節是很多很飽滿的,像尼斯老城的酒吧街,色彩很多,牆面往往也有各種塗鴉或掛飾,但整體給人的感覺並不凌亂,有種在衝突中統一的美感。
-
6 # 猴子軍師
最喜歡的是艾菲爾鐵塔。
矗立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它是為迎接在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而於1889年建成的。它以鐵塔的設計者、傑出的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名字命名。艾菲爾鐵塔高320.7米,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重達9000噸,共用了1.8萬餘個金屬部件,以100餘萬個鉚釘鉚成一體,全*四條粗大的用水泥澆灌的塔墩支撐。全塔分為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第三層高276米。每層都設有帶高欄的平臺,供遊人眺望那獨具風采的巴黎市區美景。埃菲爾鐵塔腳下是戰神校場(Champs-de-Mars)的綠蔭區。過去這裡是練兵場,現在是公園。古時候以及大革命時代,這裡是舉辦許多節慶活動的地方.而且是巴黎的象徵 -
7 # 柒姐姐講故事
至於法國的建築,我都是在電視上看到過的,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博物館、盧浮宮金字塔、巴黎聖母院、其實都是很美很壯觀的。
其實相比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中國的五千年曆史,如果有個機會讓我去旅遊的話,我一定會選擇中國,我非常喜歡中國的建築,比如長城,故宮,古橋,古塔等,都很歷史和技術值得我去了解的。
-
8 # 梅花撰史
巴黎協和廣場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裡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託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重達230噸,有3400多年曆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蹟。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託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曆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當時轟動世界的路易十六處決案,即在這裡的斷頭臺執行的,其後也有數千人在此被處決。位於廣場中央的路易十六的雕塑在大革命時候被推倒,它的位置被埃及方尖塔取代。協和廣場是現代城市建築的啟蒙。至今仍然保持著18世紀的建築風格。從廣場向西望去,香榭麗舍就在眼前。如果天氣晴好,望到盡頭便是凱旋門。
回覆列表
在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遭受一場嚴重的火災引起的世界的關注。但是火災雖然給巴黎聖母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但另一方面來講,好像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那麼嚴重,火災只是把巴黎聖母院上面的木頭屋頂燒燬了。重建相對來講比較容易,而巴黎聖母院內部的玫瑰花窗雖然被燒燬。但也不是不可修復的。另外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並沒有遭到不可修復時的損壞,內部沒有太大影響,因為巴黎聖母院的建築結構是水泥結構,藝術品雖然遭受損失,但基本框架還在。
而且法國也已經表示要修復這一藝術殿堂。這個教堂是在12世紀開始修建的,修建就見了100多年,直到1260年才初步建成,是巴黎的象徵,像凱旋門和阿菲爾鐵塔一樣。而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很高。巴黎聖母院的劫難其實不僅僅是在這一次火災當中。在雨格諾戰爭巴黎聖母院也曾遭受過嚴重的損壞。18世紀90年代初,由於法國大革命非基督教化運動的影響,激進的革命派也曾損壞了巴黎聖母院不少的文物。其中正門原本的28個聖經裡國王的雕像也被誤認為是法國國王的雕像,而砍去了腦袋,意味著是對舊制度的一種斬首。
在這一運動當中,巴黎聖母院還被改了,反應了法國啟蒙運動對大革命的影響。直到1801年,拿破崙波拿馬和教會和解把巴黎聖母院還給教會,成為天主教的教堂之後,拿破崙加冕稱帝,加冕便是在巴黎聖母院舉行,當時的場景還被畫家大衛所描繪,留下了經典畫作拿破崙加冕,至今還懸掛在盧浮宮當中,到了19世紀,幾位總統的葬禮也是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後,法華人還在巴黎聖母院進行了解放慶典。而且巴黎聖母院也承接了很多國家的政治活動,也是世界的旅遊勝地。
而這次大火當中所焚燬的那個塔尖,實際上是19世紀中期法國政府對巴黎聖母院的大規模重修工程當中的一部分。這個塔尖是19世紀中期加上去的哥特式建築。法國曆史上是一個天主教的國度,曾被認為是天主教會的長女,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而巴黎聖母院作為法國首都最重要的天主教堂,在法華人民的心中地位也是很重要的。而隨著近代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法國的天主教信仰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這使得法國成為西方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在如今的社會狀態之下,巴黎聖母院更多的是作為法國的一種歷史文化遺產,而不單單是宗教場所。
聖母院具有世界意義,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之一。這次受災也理所應當引起世界範圍內的關注,但是這場大火併沒有真的傷筋動骨,隨著法國在撲滅大火之後進行維護和修復。巴黎聖母院還是會回到原來的狀態下供人們觀賞和紀念。即便到時候巴黎聖母院的很多裝飾品都是現代藝術的結果。文明不分國界,藝術不分種族,一場人類文明的浩劫,有一些悲哀是共情的,不應該有人跳出來幸災樂禍,宣揚因果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