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小樓

    《隴西行》是一首傳誦千古的邊塞詩,作者為唐人陳陶。此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隴西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的舊題,多詠唱邊塞戰爭。詩共四首,此為其第二首。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貂錦:漢羽林軍衣著貂裘錦衣,這裡指邊軍戰士。此句意為:決心橫掃匈奴,戰士奮不顧身,誰能料到五千勇士竟葬身邊關。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無定河:源出內蒙古鄂爾多斯,流經陝西,匯入黃河。此句意為:可憐啊,無定河邊的那些屍骨,還在是閨閣春宵夢裡思戀的人。此詩跌宕起伏,猶如黃河九曲。首句豪壯,次句轉哀,接著以“可憐”續接下半段,更使人痛徹心扉。將士豪情萬丈,誓掃胡奴,然而功勳尚未完成,卻先喪命於匈奴之手,讓人從心底湧出一股悲憤,“河邊骨”與“夢裡人”形成一種強烈悲蒼的對比,讀之讓人淚下。從“誓掃”、“不顧身”可見,詩人並不反對抵禦胡虜的正義戰爭,他諷刺的是朝廷的昏聵、將相無能,致使戰士身死,“春閨”猶夢。詩作辛辣的諷刺當局朝廷,揭露了戰爭的殘酷以及戰爭給女性帶來的悲傷命運。許渾的《塞下曲》、李華《弔古戰場文》,與詩人的《隴西行》構思相近,但詞彩、對比不及此詩鮮明。明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評道:“《後漢•南匈奴傳》、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全用其語意,總不若陳陶詩云:(詩略)一變而妙,真奪胎換骨矣。”

  • 2 # 一酒一杯茶

    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隴西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舊題,內容寫邊塞戰爭。

    一二句以精煉概括的語言,敘述了一個慷慨悲壯的激戰場面。

    唐軍誓死殺敵,奮不顧身,但結果五千將士全部喪身“胡塵”。“誓掃”、“不顧”,表現了唐軍將士忠勇敢戰的氣概和獻身精神。

    接著,“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裡沒有直寫戰爭帶來的悲慘景象,也沒有渲染家人的悲傷情緒,而是匠心獨運,把“河邊骨”和“春閨夢”聯絡起來,寫閨中妻子不知徵人戰死,仍然在夢中想見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詩產生震撼心靈的悲劇力量。知道親人死去,固然會引起悲傷,但確知親人的下落,畢竟是一種告慰。而這裡,長年音訊杳然,人早已變成無定河邊的枯骨,妻子卻還在夢境之中盼他早日歸來團聚。災難和不幸降臨到身上,不但毫不覺察,反而滿懷著熱切美好的希望,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一個“可憐”,一個“猶是”,包含著多麼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詩人對戰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養在水裡的竹子學名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