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吟者
-
2 # 吳楚古邑一一菜根譚
根本原因是北魏的鮮卑完全漢化。漢化除了改漢姓用漢制穿漢服外,就是習漢禮識漢字。那時沒有手機沒有電視連紙張都很不普及也很昂貴,刻碑,臨摹所有先賢的字帖。不失為推廣漢字普及的有效手段。
-
3 # 雨沐青峰
魏晉和南朝時期之所以要禁碑,是為了要遏制浮華奢靡的社會風氣。北朝盛行刻碑是朝廷推行漢化政策,提倡鼓勵人們刻碑記事而導致的結果。
刻碑興起於東漢初年,當時朝廷講究以孝治天下,並且以舉孝廉的制度取仕,為先人樹碑以歌功頌德也是孝的一種表現嘛,這就導致了豎立碑石、崇尚厚葬的風氣。
到了東漢末年,戰亂頻仍,民生凋敝,曹操在統一北方後,為了抑制這種浮華奢靡的風氣,恢復社會經濟,下令禁止厚葬,禁止立碑。魏晉和南朝時期也基本延續了此禁令。
而北朝沒有禁止立碑的詔令,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更是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提倡書寫漢文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孝文帝沉酣於書法,廣豎碑石紀文,而且大力提倡民間刻碑紀事,這就導致了北朝刻碑之風盛行。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動盪的時期,戰亂頻繁,帝祚屢更,百姓苦不堪言。但是這個變亂的時代卻促使了同時期文化的興盛與藝術的繁榮,最明顯的莫過於北朝之刻碑。
在三國時期,由於魏王曹操提倡儉樸、薄葬,禁止樹碑為個人立傳,一般計程車大夫階層遂將死者的生平及歌頌文辭鐫刻於一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內隨葬,後經出土,稱為墓誌。
歷史上,北朝隨戰亂頻繁,但其藝術的發展卻迎難而上,尤其是北朝刻碑之興盛。究其原因,與其時代特徵有著密切的關係。
由於北魏立國最久,所以北碑又稱為魏碑,魏碑成為北朝刻石書法的通稱。北朝時期,刻碑蔚然成風,大體可分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
其興盛時期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孝文帝漢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倡書寫漢文字,他沉酣於書法,廣豎碑石紀文,並且大力提倡民間刻碑紀事,所以在中原各地留下了大量的民間書法碑刻作品。
由此可見,北朝有著廣泛的書法社會基礎,民間書家與士族書家,甚至全社會都承認書法的地位。北朝士族重厚葬,或褒揚先世,或顯露家業,立碑亦甚多。
北朝期間佛教也很興盛,孝文帝又尊佛尚道,從行政上給予刻立碑碣極大鼓勵,一度佛寺遍天下,碑碣無數,同時促進了造像題記與摩崖刻經的興起,一時間刻碑風氣愈演愈烈。
所以造成北朝魏碑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