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吹臉膀
-
2 # 小沐icon
紫金縣位於廣東省東中部,河源市東南部、東江中游東岸。東接五華縣,西與博羅縣隔東江相望,西南與惠州市惠城區相接,南與惠東縣相鄰,東南與陸河縣相連、與海豐縣毗鄰,西北與河源市源城區接壤、北與東源縣交界。全縣境域,東西長88.6公里、南北寬64公里。全縣總面積3627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地紫城鎮,距省會廣州市270公里,深圳市223公里,河源市區68公里。
紫金縣簡介紫金縣位於廣東省東中部、東江中游東岸,東連五華縣,西接惠陽又與博羅隔江相望,南鄰陸河、海豐、惠東,北界河源市郊區、源城區。1988年,全縣總面積3627平方公里,八成以上為山嶺、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轄11鄉、12鎮。總人口61.2萬,99%為漢族。縣城紫城鎮,距廣州270公里。、
紫金古稱永安縣,民國改稱紫金縣。建縣前,分屬長樂(今五華縣)、歸善縣(今惠陽市)地。明朝嘉靖年間,境域內農民起義、礦工起義不斷,其中青溪磜頭山礦工起義持續二十餘年,範圍延及興寧、長樂、程鄉(今梅縣)、揭陽、河源、龍川、博羅,及海豐、歸善、東莞,均以歸善縣、寬得都及長樂縣琴江都為大本營。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兩廣都御史吳桂芳派兵進行第五次征剿,鎮壓了起義。為確保安靖,明隆慶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割劃歸善縣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寬得都(柏埔河流域),長樂縣琴江都(琴江流域)共三都建立永安縣,意即永遠安定,以古名都烏石約安民鎮(今紫城鎮)為縣治,建築縣城。因該縣名與福建省延平府永安縣同名,且其建縣早於本縣117年(福建永安縣建縣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民國三年(1914年)中央政府批准永安縣改名為紫金縣,以縣城有紫金山而命名。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隸屬於東江專區。1952年改屬粵東行政區,1956年隸屬惠陽專區,1959年改屬汕頭專區,1963年復屬惠陽地區,1988年河源市建市,改屬河源。紫金地域,春秋時屬百越地,戰國屬楚,秦代起屬南海郡博羅、龍川兩縣地,隋唐為歸善、興寧兩縣地,宋元為歸善、長樂兩縣地。明隆慶三年(1569年)置永安縣,屬惠州俯。民國元年(1912年)屬廣東省都督府,民國三年改永安縣為紫金縣,屬潮循道,民國十五年隸屬東江各屬行政公署,民國二十六年隸屬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改屆第二行政督察區。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隸屬於東江專區。1952年改屬粵東行政區,1956年隸屬惠陽專區,1959年改屬汕頭專區,1963年復屬惠陽地區,1988年改屬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