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塔鎮河妖喲

    這個問題不具有代表性。

    某些低端SUV,為了節約成本,後輪不是獨立懸掛的,這個懸掛的軟硬還和調教的水平有關,如果車型設計時偏向於運動,懸掛系統會調教的稍硬一下,有的轎車懸掛也很硬的。

    SUV車身高大,底盤懸掛硬一些可以更好的避免轉彎時側傾。

    懸掛軟硬主要看車型的定位,材料成本,懸掛結構,調教水平等等一系列因素!

    單純而又籠統的說SUV比轎車懸掛偏硬太過於片面了!

  • 2 # 天和Auto

    與問題描述相反:SUV的懸架往往比轎車軟,包括MPV、 VAN等高重心的車輛也是如此。

    轎車不論前驅、後驅還是四驅,懸架調教都傾向與操控;對操控要求高首先要有比較強的懸架支撐性,從懸架剛度到減震器、再到螺旋彈簧,其共同特點是【硬】。越高階的效能車底盤的感覺越硬,硬到極限過彎時車身姿態的變化是微乎其微的,駕乘人員的姿態完全依靠主觀的調整,駕駛這種車總會感覺到腰部很吃力。

    懸架過溝溝坎坎包括減速帶也非常乾脆,基本是透過之後車身瞬間的起伏後則會恢復正常行程;所以轎車往往不會有特別理想的濾震能力,而之所以能感覺到舒適,原因是座椅佈局合理、坐姿更加舒適,並不是懸架本身的舒適性有多高。

    當然一些主打舒適的豪華級商務型轎車例外,比如懸架軟硬可調或者使用電磁懸架的車總是很理想的,但這類車針對性很強不是“家常菜”。

    而SUV、MPV等車的懸架往往偏軟,駕駛體驗在經過一個減速帶之後基本是【一晃三搖】,尺寸越大這種體驗越明顯,感覺就像是在開船。

    之所以這樣設計原因在於車型定位,需要一定越野能力的SUV不能把懸架調教過硬,否則在起伏路面起不到有效壓縮行程的效果,過硬的彈簧會直接把車身頂歪,這不就成了非獨立懸架了嗎?

    所以絕大部分SUV的懸架都是偏軟的,至於在過彎時因懸架軟導致車身側傾大,這也是必然會出現的問題,但重心如此高的SUV又有多少車主會去高速過彎?如果很少的話,這就是因車型不同而進行的特別調教了,SUV不適合公路競技。

    MPV懸架軟的原因完全是傾向於舒適,濾震效果的加強能然車內的噪音更小,經過坑坑窪窪的路面是隻是懸架壓縮但車身姿態沒有明顯變化,這樣的設計等於用足夠軟的彈簧以及足夠大的壓縮行程兩點,實現了類似於電磁懸架的狀態,當然效果並不會那麼誇張,至於側傾更大則需要駕駛技術補償了。

    乘用車懸架特點的排名應該是這樣的

    普通車型“硬排名”:跑車>轎車>SUV>MPV

    特殊車型“硬排名”:ORV>Pick UP>輕客>微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莊子》的藝術成就表現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