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36121205203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承先秦數學發展的源流,進入漢朝後又經許多學者的刪補才最後成書,這大約是公元一世紀的下半葉。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後世的數學家,大都是從《九章算術》開始學習和研究數學知識的。唐宋兩代都由國家明令規定為教科書。1084年由當時的北宋朝廷進行刊刻,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數學書。《九章算術》共收有 246個數學問題,分為九章。分別是:方田、慄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算術》是世界上最早系統敘述了分數運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演算法更是一項令人驚奇的創造;“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雖然指出《九章算術》與《周易》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且認為他的《九章算術注》運用了《周易》的原理,但是,無論是《九章算術》還是劉徽的《九章算術注》,我們都很難從中看出這兩部數學經典與《周易》有任何直接的邏輯關係。然而,在劉徽之後的許多古代數學著作中,則不乏有數學與《周易》密切相關的事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中國古代數學自漢代《九章算術》形成體系,發展至宋元時期達到高峰,期間出現了不少重要的數學著作。漢唐時期有“算經十書”,除《九章算術》之外,還有《周髀算經》、《海島算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五經算術》、《綴術》、《緝古算經》,以及《數術記遺》;宋元時期有數學四大家,包括秦九韶撰《數書九章》,李冶撰《測圓海鏡》,楊輝撰《詳解九章演算法》、《楊輝演算法》等,朱世傑撰《四元玉鑑》。宋元之後,明代有著名數學家程大位撰《演算法統宗》,等等。雖然《周易》算不上是一部專門的數學著作,但是,它作為古代重要典籍,尤其是作為儒家經典,流傳於世,對於中國古代數學具有重要的影響。研究自漢代《九章算術》至宋元時期以及明代的數學發展可以看出,那些流傳久遠的重要的數學著作中大都留存著《周易》影響的痕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梨泡水喝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