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灬夜先生灬

    何為營嘯

    可能只是一個士兵作噩夢的尖叫,於是大家都被感染上這種歇斯底里的瘋狂氣氛,徹底擺脫軍紀的束縛瘋狂發洩一通。一些頭腦清楚的傢伙開始抄起傢伙來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由於士兵中好多都是靠同鄉關係結幫拉派,於是開始混戰,這時候那些平時欺壓士兵的軍官都成了頭號目標,混亂中每個人都在算自己的帳,該還債的跑不了。中國古代軍隊就曾多次發生夜驚,也就是“營嘯”,目前看到的最早的記載營嘯的是在東漢對西羌的戰爭中,記載於《通鑑紀事本末》,估計有更早的,但是在下才疏學淺,還沒發現。因此,歷朝歷代,嚴酷的軍紀都是防止營嘯的首要方法。直到太平天國,仍有嚴格制裁營嘯始作俑者的法律。

    營嘯 記錄

    1南齊蕭道成對戰杜黑騾時:道成與黑騾拒戰,自晡達旦,矢石不息;其夜,大雨,鼓叫不復相聞。將士積日不得寢食,軍中馬夜驚,城內亂走。道成秉燭正坐,厲聲呵之,如是者數四

    2三國牛輔:營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內亂,牛輔以為整營皆叛,於是帶著金銀珠寶,獨與親信胡赤兒等五六人出逃

    3三國曹休 伐吳: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

    4張亮討伐 高麗時 發生夜驚 “無計策,但踞胡床,直視而無所言

    5明英宗 土木堡之變 :軍中常夜驚,人洶懼

    6清代將領 馬如龍 :數夜驚,群目或擁兵觀望,或臨陣先奔,或竟為寇充鄉導

    何為譁變

    譁變,多指軍隊突然轟鬧造反、叛變。

    譁變記錄

    1.據《新唐書卷114.崔彥曾傳》、《新唐書.懿宗紀》中介紹,在公元868年的7月,也就是鹹通九年,唐朝徐州節度使孟球奉命招募了兩千名士兵,其中分派八百人去桂林戍邊,當時約定三年後派新的軍隊去取代他們。但是一晃六年過去了,戍邊計程車兵多次請求被替換回鄉。而當時的徐州觀察使是剛由太僕卿升上來的崔彥曾擔任。而崔彥曾對部下非常的苛嚴,不懂得體恤民情,性格比較急燥,寵信手下兩個都押牙(注:官職)尹戩和徐行儉,認為現在庫房空虛,派兵去桂林換防,所費頗多,要求戍卒再留戍一年。於是戍卒的家屬立即將這個情況飛書給桂林的戍卒,於是引出了唐朝末年最致命的官兵譁變事件——龐勳起義。

    2.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與其部將史思明造反,叛軍所向披靡,攻入長安;唐玄宗只好帶著揚貴妃和文武百官逃往四川;當逃亡的隊伍走到一個叫“馬巍坡”的地方時,李光弼將軍帶領士兵譁變,他們將一切的過錯歸於楊貴妃與她兄長楊國忠,於是強迫皇上縊死楊貴妃。否則他們將不再保護唐玄宗到四川去;被逼無奈的唐玄宗只好派高力士將揚貴妃給勒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修佛為什麼不能吃蔥蒜呢?